作者:邱韵  《一点财经》

 

 

“癌症是可以吃药的,但通常药很贵,且不易买到。”



在手术、放疗、化疗这些手段为大众所熟知时,以靶向药“格列卫”(影片中为“格列宁”)贯穿全片的《我不是药神》向外界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以电影中提到的慢粒白血病为例,通过药物,其五年生存率可以从30%提升到90%,但一盒进口药价值要两万多,很多人根本负担不起。


《我不是药神》的原型、“药侠”陆勇一语道出了患病病人的最大痛点所在:“患肿瘤之后,明明知道现在有非常好的药,但是买不起。”



和曾经的他一样存在同样感慨的人不在少数。国家癌症中心曾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天平均有一万人得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一生当中发病率20%以上,其中肺癌、胃癌、肝癌发病率最高。



4月25日,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保联合泰康在线、上药集团旗下镁信健康推出“药神保·抗癌特药保障计划”(以下简称“药神保”)。上线测试期间,四倍于此前明星产品微医保的转化率,人均单数1.37单,平均投保年龄33岁,事实证明,这一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



这是一次保险行业的“非典型”合作,在渠道、产品之外向下打通药品供应链,关注点从钱转移到药这一用户真正的痛点所在。在探索更多行业边界与可能时,它也成为互联网企业社会化时代“科技向善”的一次写照。

 

 

01 |从“药神”说起

 

在《我不是药神》上映前,保险、医药等相关行业就有人将目光放在了“药”上,它们是镁信健康和中再。一个是隶属中国排名前三的医药集团上海医药,以新支付、新零售为入口试图帮自费患者解决医疗难题;一个是亚洲第一、全球第八的再保险公司,正在积极谋求转型,摸索“直再融合”,从保险后端走向前端。



“镁信健康和中再合作的时候,《我不是药神》电影还没有上线,我们就在讨论‘药’这个点”,镁信健康CEO张小栋在5月8日的“药神保”发布会上表示。



在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内,5万亿的医药费用中,社保承担2万亿,剩下的3万亿需要个人承担,或自费,或依靠商业保险等。



一方面,与住院期间的费用相比,药才是生病之后花费最大的领域,尤其是对于癌症这样的顽固疾病来说。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医保体系中,“药”可以说是缺失的一环,很多没有被覆盖在内。正如微保CEO刘家明所说,大部分的商业医疗保险是没有“药”的保障的,通常只包括医院内的报销,在医院买不到的药就不能报销,而实际上很多抗癌药在医院外。

 

 

在今年4月25日,秉承“用户至上”原则,微保联合泰康在线、上药集团旗下镁信健康推出了“药神保”,“为用户和癌症之间多加一道防线”。



“这是第一款单独针对抗癌特药保障、打通药品供应的险种。” 刘家明强调。巨大的需求与产品特性使“药神保”一上市就获得了关注。据微保5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药神保”灰度测试上线仅7天,投保转化率就达到了其明星产品微医保的4倍,成为微保上线以来最受欢迎的“爆款”产品。

 

 

02 |从支付向前一步



哪怕在互联网保险领域,“药神保”的推出也可以算是一次“非典型”合作。



随着互联网在保险行业的深耕,其与传统保险的合作早已不局限于渠道层面,而向更上端的产品等层面迈进。比如微保与泰康在线推出的首款健康险产品“微医保”,是中国第一款提供押金垫付的产品,同时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这正是微保依托自身2700多万的活跃用户进行反向需求定制后的成果。



正如中再寿险资深精算师张楚所说,传统的健康险产品以保障为主,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而实际上在社保之外的自费部分,很多人的需求是先进的疗法、药品、医疗耗材等,涉及支付能力,也涉及服务的问题。



去年年末,成立一周年的微保决定“从支付方的角色再往前走一步”,“微医保”是落实这一战略的第一款产品,“药神保”则是第二个。“在中国生病我给你钱未必有用,需要医疗资源,需要买到药”,在刘家明看来,“药神保”解决的正是这一问题。

 


不过,同“微医保”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药神保”在增加镁信健康这一合作伙伴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更长的医疗链条,囊括用户、保险、供药平台,在“钱”之外为用户解决“药”的问题。

 



上海医药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大伟将这一次“非典型”合作称为“非常有里程碑意义”:“以前很多人都试图去连接药企的产品供应、药品的供应链管理,再加上保险公司,关键是这些产品设计起来,如何更好地触达客户,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模式。”



如今,微保、泰康、镁信分别以其背后的用户、产品、药品,在抗癌药这个领域找到了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的方式。除了推出“药神保”这一产品外,其探索的更大意义在于,探索了保险的边界,让保险在单纯的支付手段外,还起到了产业链整合与资源再分配的功能。

 

 

03 |普惠与“向善”



如它的起名一样,“药神保”有着良心的价格。基础版每月一元,保障确诊后2年免费用药;升级版每月6元起,保障确诊后3年免费用药。



对于这样普惠的价格,刘家明表示,微保希望借此让所有人都在社保最基本的保障上再加一层,做到“社保+1”,甚至于“商保+1”。



同时,微保还在试图将这样的“普惠”给予更多人。每有一人投保“药神保”,微保、泰康、镁信和相关药企都会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捐赠一元,已患癌而不能再买保险的用户可以通过基金会得到用药服务。



2018 年 3 月,《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从国家的维度论证了贫富与癌症治疗的关系。研究指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最富裕国家,癌症存活率最高。以乳腺癌为例,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五年存活率约有九成,印度则在 2/3 左右。



单纯在美国内部,另一项研究发现,贫困地区的癌症死亡率比富裕地区的高出约20%,其中死于宫颈癌的贫穷女性是富人的两倍,贫穷男性的肺癌和肝癌死亡率高出40% 。



可以说,“药神保”这一普惠产品的推出在为每个人的基础医疗保障加了一道防线外,还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们健康权的实现。正如有一位用户所评价的那样,“这款产品增加了我的安全感,希望《我不是药神》的悲剧不要重演”。

 

今年年初,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撰文称,“我们能不能通过科技缓解人们的苦楚,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提出了“科技向善”的愿景。5月6日,他首次正式对外传达了这一愿景。

 


在那篇文章中,他曾提出了远程问诊、付费、居住地取药等畅想。而离此最近的微保,显然成为“科技向善”的第一践行者。在提到“药神保”推出的初衷时,刘家明提到,“回归腾讯的‘科技向善’愿景”,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千百万人共同参与的抗癌特药保障计划。



在这一企业愿景的驱使下,从关注钱到关注药,关注用户真正所需,保险终于将目光投向了治疗与治愈。

 

 

04 |结语



中国互联网早已告别野蛮生长,很多人草莽创业阶段的做法早已不适用于当下。当互联网江湖初定,将触角伸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基本成为人们基本生活所需,已成为社会企业的互联网企业们必须面临另一重挑战。

 

 

这从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增多的所谓“社会事件”上也有所体现。野蛮生长年代过去,用户有了,社会企业时代到来,修身克己成为主旋律。

这从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增多的所谓“社会事件”上也有所体现。野蛮生长年代过去,用户有了,社会企业时代到来,修身克己成为主旋律。

 

作者:  《IT爆聊汇》  Fox

 

 

网传了很久的甲骨文中国裁员终于来了。5月7日,甲骨文中国员工裁撤中国区研发中心(CDC),首批确认裁员约 900 人,补偿方案为N+6。

 

 

 

被裁的老员工拉起横幅反对:


“加班时我们全力以赴,裁员时请真情相对”


“我们要工作,孩子要上学,为何如此下狠手!”

 

 

                                                                                       【抱歉,这跟甲骨文公司有什么关系?】

 

合法裁员,给足补偿,甲骨文已经履行了企业该有的社会责任。而且,对比玩文字游戏,用“优化”、“兄弟”、“奋斗”等词汇敷衍、欺骗员工的公司直接对外公布裁员和补偿方案,甲骨文不仅有良心,还坦荡。

 

某社交平台已经传出有人因裁员拿了100w赔偿金的消息:

 

 

 

至于还不起房贷/车贷/学区房贷,那是自己借钱的时候没考虑到风险。员工和企业最核心的关系就是契约精神,员工干活企业付钱。

 

别谈情怀,毕竟形势万变,人心似水。裁个员还要考虑你家庭?是不是还得帮忙养二老配偶子女呢?

 

【别把年龄作为被淘汰的借口】                                                                                                     

 

据@拉勾招聘的小道消息表示,10天前有大批甲骨文员工涌入,一日激增数百人,以35岁以上,本硕双985,在甲骨文工作5-10年左右的背景为主。拉勾为这批大龄裁员人员专门开设了暖心通道,CEO特意发了朋友圈让老板们火速前往认领。

 

 


也有创业公司高管明确表示:“拉横幅的人我不要”。

 

这么受欢迎为什么还是逃脱不了被裁员的命运?横幅队伍的核心成员多为上有老,下有小,35岁以上的老员工。难道,真的应了到35岁就会被互联网公司淘汰的诅咒?

 

别老给年龄甩锅。

 

公司出现重大变故前,一定会有征兆。拉横幅的碰瓷员工大多习惯了在公司安逸的环境里温水煮青蛙,毫无忧患意识。

 

进甲骨文需要很好的学历、技术背景,但是再牛逼的团队也有养老选手。他们甲骨文当养老的地方,工作轻松,只负责边角料,可能还是维护,一年也写不了几行代码,拿的钱不少,假期还多,说起工作单位还特有面子。

 

在里面久了人就废掉了,但有些人就愿意废掉。即便知道自己出去在社会上没什么竞争力,也看不上外面福利待遇不如现在的公司。

 

举着【政治性裁员】横幅的,你没看过这条18年的新闻?

 

 

 

到今天正好半年,这半年不找下家,是完全没听出撕破脸皮的意思吗?

 

而且,Amazon,Adobe,Yahoo,IBM等大外企这些年陆续关闭或缩减中国的研发中心,Oracle自己在2017年不仅裁了两波美国总部的员工,也裁减了约200个北京研发的岗位。

 

全世界都知道Oracle要全力进军云计算,公司转型趋势非常明显,身为员工完全感觉不到?

 

看出苗头的人早就忙着找下家儿了,会去拉横幅?根本没空。

 

【职场中年危机的本质】                                                                                                        

 

所有的职场中年危机本质都是:想留下但留不住,想跳槽但没实力。

 

对于甲骨文来说,很多老员工的工作只能通过公司创造价值,而且价值有限,出了公司就没用,这真的很危险。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变革很快,程序员只专注与培养自己专一的技术工作能力,很容易因为技术过时,公司转型被裁员。

 

所以,不管什么行业,别老盯着自己那一摊子事,有时间看看行业的变化。奉劝大家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放回市场,看看自己当前的实力在市场竞争力怎么样?值不值现在的薪水?

 

人生不仅仅要考虑“大概率会怎么样”也要考虑“万一出现极端情况了怎么办”。 进外企大概率会混的很好,不会裁员,但小概率呢?路是自己选的,就像理财产品,收益越高的风险越大,选择了安稳就意味着失去了暴富的机会。日子舒服了,人养屌了,胃口养大了的同时,请自觉承受高风险。

 

 

 

 

 

作者:杨阳

 

如果你是一个厨师找工作,想不想知道这家餐馆的后厨——未来的工作地究竟啥样?如果你是一名导购,要不要看看店铺的装潢、设计?

 

要是在以前,这些恐怕都要求职者自己亲临现场甚至到了入职之后才能看到,但是5月8日之后,如果他们登录58同城APP进入全职招聘页面后,就能通过VR了解到很多信息。

 

没错,这是58同城招聘最新的服务升级,他们不仅推出了全新人工智能产品“临感VR招聘”,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720°一览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还推出了更“精细化”的各种服务,甚至包括求职者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培训。

 

“在创办58同城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会服务农村地区的用户,2017年年初,我们推出了58同镇,致力于打造乡村版的58同城。中国有四万多个乡镇,我们正努力为每个乡镇搭建一个本地化的信息平台。” 58同城CEO姚劲波说,从2005年至今,中国的生活服务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只满足了约1/10的需求,还有9/10的空间亟待开拓。

 

智能化提升基础用工市场服务

 

58同城副总裁冯米透露,58同镇这个项目最早始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白沙镇,三四个小镇青年,拿着手机走街串巷在乡里、镇上帮助老乡找信息、发信息,让乡镇居民体验到车房、招聘这些服务。

 

姚劲波等管理层让这个小团队加入了58同城,连接了58同城的技术优势、品类、行业经验,成就了整个58同镇现在的增长——现在的58同镇无论是覆盖的品类、区域、用户以及所用到的技术,都已经相当完善,特别是姚劲波引以为傲的智能化系列产品,被他认为是赋能行业的杀手锏。

 


房产服务中颇受推崇的临感VR功能就被58同城搬到了招聘场景中。

 

没错,作为58同城招聘的全新人工智能产品,“临感VR招聘”针对用户在求职过程中关注的工作环境问题,能够720°展现企业工作环境。

 

这意味着,求职者只要通过手机就能了解企业环境信息,足不出户直观地了解真实工作环境。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58同城可以大大提升招聘服务的现场感和时效性。

 

除了临感VR招聘,58同城这次还推出了“企业视频”,利用视频将公司介绍、工作环境、福利培训等内容直观呈现给求职者,帮助应聘者快速而全面地了解岗位信息。

 

这个产品之所以被58同城内部非常看好,是因为他们发现,视频可以大大提高撮合度——求职者和雇主视频过后,大概率就会成功签约。

 

这或许是因为视频这种几乎直接面试的形式,能够增加求职者和雇主之间的信任感,以及打消一些顾虑,将雇主自身的信誉度也融入到了招聘环节中。

 

此外,在正式推出“临感VR招聘”以及“企业视频”功能之前,58同城的招聘业务就已先后推出了微聊、智能求职助手-小聘、58直面等智能化服务。

 

其中,58同城对微聊的产品定位是满足求职和招聘双方的个性化、可视化需求。目前,58同城已经对微聊进行产品升级,在产品内对求职者和招聘方做区分,针对不同招聘场景做个性化聊天功能,引导用户高效沟通,并在聊天场景内完成一系列招聘流程,促成求职者与招聘方更快速深入的了解。

 

在改版后的微聊场景下,求职者能查看企业招聘职位、投递简历、联系企业,接受招聘方的职位邀请、面试邀请、视频面试等,并可以发起语音沟通、发送地理位置以及内置的沟通常用语等。

 

作为58同城“聊天找工作”的升级产品,智能求职助手-小聘为用户提供包含找工作、查进度、解疑问、学知识在内的一站式智能求职服务。

 

58同城还对APP首页进行全面升级,新首页为用户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产品功能推荐,打造千人千面的使用体验。

 

海量中小微业主的生意

 

就在58同城一边利用智能化技术帮助蓝领们找工作的时候,这些智能化技术其实也在不断简化招聘方——小微雇主们的招聘工作量,特别是针对那些有招聘需求但是对招聘并没有经验的小业主们。

 

比如便于应聘者快速而真实的了解入职后工作环境的“临感VR招聘”和“企业视频”功能,也满足了招聘方展现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吸引应聘者投递简历的需求。

 

尽管从单个体量上来看,小业主的招聘数量并不大,但是厨师、导购等岗位背后是数量庞大的小业主们的持续招工的强烈需求。

 

必须承认,在基础用工这一领域,58同城的优势在于除了10多年的招聘资源累积,还整合了赶集网优势资源,覆盖了近90%的基础用工市场——蓝领们在58同城上不仅仅是找工作,还要找房子、买二手家具……确切地说,他们是生活在58同城上。

 

所以,58同城正在试图“穿透式”地渗透中国的招聘市场。

 

在白领求职市场,58同城通过早年收购的中华英才网等资源,通过名企专场、白领专区等产品功能连接企业和求职者需求,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匹配。向下,58同镇则在快速打通乡镇就业市场,将招聘业务下沉到三四线乡镇和农村。

 

58同城方面披露的数据是,截至2019年2月20日,58同城2019年招聘三端总UV和APP端UV的单日峰值均远高于2018年全年的单日峰值,且三端总UV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APP端UV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

 

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七麦的数据显示,在App store中,58同城App自2019年1月13日-2月11日的累计下载量预计达到152.8万。与此同时58同城APP稳居App Store生活应用排行榜第一名,并在总榜中,稳居招聘行业市场第一位。

 

截至2019年2月11日,58同城App在Android应用市场的累计下载量总计达到25.2亿,其中,前两大下载渠道OPPO和华为的累计总下载量分别达到10.1亿、6亿。2019年1月13日-2月11期间,在Android应用市场58同城APP下载量达4866.5万。

 

职业生涯“一站式”

 

除了利用技术更好的服务应聘者和招聘方,58同城在蓝领招聘市场还有更大的野心。

 

据58同城副总裁彭佳曈透露,58同城要做的是在招聘求职前、中、后环节,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具体来看,58同城将依托58同城招聘研究院等专业数据机构的分析能力,并设置专业培训课程,为用户带来更加专业的求职服务和指导。

 

比如求职者之前是某个餐厅的服务员,在结合个人求职意向、工作经历等维度进行系统分析之后,58同城可能会向这个求职者推荐商场导购的工作。

 

不仅如此,58同城希望通过58校招通、面试直通卡等产品服务于求职招聘全链条。

 

具体来看,“58直面”是针对传统招聘方式中面临的简历质量低、面试单价贵、招聘效率低的痛点,在简历筛选环节通过大数据采集保障所有来面试的求职者学历、工作年限、年龄完全符合招聘条件,为招聘方把好质量关,同时避免招聘方人工筛选带来的工作量。

 

“58校招通”是以线上校招专区和线下双选会的形式,为中小企业、地方龙头企业、全国连锁企业提供高质量活跃候选人、更多投递效果和进校招聘服务,让企业直接、高频、批量沟通高意向毕业生。

 

而使用58同城“面试直通卡”的用户,可以享受当天面试、名企岗位、1对1顾问三大特权。“当天面试”保障用户在预约好面试的当天,就能进行面试,避免漫长等待、更改时间的烦恼。

 

58同城还提供包括社保代缴服务、电瓶车族求职无忧畅行宝、求保职位专场、简历手机号保护、求职意外险及重疾险以及求职者保障计划等招聘保障类核心产品。

 

这种转型其实也有个背景,就是整个互联网大市场流量红利趋近饱和,需要抓住下一趋势的先机。

 

这个时候作为平台也必须做出改变——姚劲波说他看到的大趋势就是智能化,事实上,这不仅是给B端提供的服务,同时也是降低58同城自身成本的关键,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有2万人,确实感觉有点重。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姚劲波正在努力的让58同城从以前的纯流量生意向“服务”生意拓展——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给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例如超市、夫妻老婆店、搬家公司、家政公司、维修公司,用最优价格、精准、高效协助决策来服务这些行业和公司。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58同城能否在AI的帮助中下沉得足够深,是决定其未来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文/蓝媒汇 张江

 

 

一张黑洞照片,让视觉中国成为众矢之的。一个月内,央媒点名,自媒体痛批,网信办处罚,最高法定调,视觉中国关闭网站整改,股市经历过山车,甚至2018年财报里都不敢提它们一直标榜的“鹰眼”。

 


在司法态度与社会声讨之下,我们以为 “碰瓷维权”“钓鱼维权”模式可以休矣,万万没想到,视觉中国网站尚未恢复,“天价索赔”卷土重来!

 


5月7日,我司接到通知,称被民事起诉,案由是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具体情况是,2018年1月,蓝媒汇网站全文带图转载了一篇互联网行业的文章,其中有一幅图片,由于原发网站在文中并没有标记版权来源,因此编辑并未在意,选择了直接转载。由于是pc网站转载,这篇文章和图片的阅读量并不大,也并没有涉及商业用途。但是一年零4个月之后,这家叫做“优图佳视”的公司找上门来,声称他们拥有该图片的版权,并索要巨额费用。

 

 

 

 

是的,1张图片,要求赔偿侵权金额7000元+3000元律师费,共计10000元,并面向全国公开道歉。

 

 

作为一家图片量使用并不大的创业公司,我们竟然也赶上了天价索赔,一张图一万,这家公司很可能是把我们当做韭菜了。不过,和那些一张图被索要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公司相比,我们还算是小意思。

 


诚然,索赔多少钱,哪怕索赔一个亿,都是是原告的自由,我们也很清楚,这是版权销售模式公司的套路。

 


我们尝试跟优图佳视的法务人员联系,对方态度非常强硬,表示侵权就要赔偿。我们也试图讲明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对这种索赔模式的批评质疑,对方律师不屑地表示:“说这些就是不懂法”,完全无法沟通。

 


随便百度一下优图佳视的信息可以发现,这家公司在诉讼维权方面可以说是近乎疯狂。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其过去五年中发起了近万场诉讼,其中裁判文书5000余条、开庭公告2970条、立案信息1128条。在裁判文书中,该公司为原告的文书占了96.22%。开庭公告显示,其尚未审理诉讼的开庭时间排到了今年6月份。

 

 

 

公开信息显示,优图佳视的主体为北京优图佳视影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公司总经理褚勇,该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成立于2007年。2016年9月27日,曾被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北京工商西城分局)抽查,结果正常。

 

 

让我们吃惊的是,在诉讼最为密集的2018年,优图佳视比视觉中国还多打了100余场官司,全年裁判文书量达到3541件,平均每天10件。而当年最后两个月有1933起诉讼宣判,平均每天近32场。

 

 

跟优图佳视比起来,视觉中国都像个小师弟了。

 

 


在起诉书中,优图佳视自称是“中国顶尖的图片生产商”。实际上,这家“顶尖生产商”的官网目前都处于无法打开的状态,不但根本没有会员系统,且图片早就交给别人代理销售。

 

 

 

 

所以,优图佳视到底“生产”了什么?

 


北青报报道,很多优图佳视的“被告”们在收到法院传票时才得知自己侵权了。根据部分裁判文书内容,他们有的人是在网上下载图片并使用,但是下载的图片是通过搜索得来,且图片上没有任何版权标注,有的则是通过购买付费图册得来图片并使用。优图佳视网站没有图片报价或销售的联系方式,只留有公司座机和法务电话,在记者想尽办法联系上这家公司后,其工作人员表示,该网站已经授权视觉中国和全景网络等网站代理销售图片,该网站自己不报价。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优图佳视网站虽然在首页有版权声明,但是网站上所有的图片均没有任何水印或logo。这家网站甚至不需要先注册会员再下载图片,其任意一张图片都可以被游客点开,直接保存大图。面对这些问题,该公司工作人员只是解释了该网站已经授权视觉中国和全景网络等网站代其销售图片,因此没有设立会员系统。

 


不标注版权声明,大图随便下载——这么大方的图片网站,这不是钓鱼,这几乎可以说是大规模捕捞了。我们也有点纳闷的是,既然心这么大,为什么别人不小心用了一张图,还要求别人道歉,被伤害到什么了呢?

 

 


同时,我们在网上还看到了一个叫做“优图佳视受害者联盟”的网站,里面都是被其起诉的公司抱团维权的信息,甚至他们还发起了一个“优图佳视最没道德心律师大评选”。

 

 

 

 

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林广海表示:对不享有版权的照片虚构版权进行牟利的违法行为,坚决不予保护,情节严重的依法应当予以惩罚,照片作品的判赔金额应当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此外,要严格审查照片作品首次公开发表的时间,不得仅以当事人自行标注的可修改的时间证据作为判断发表时间的依据,不能仅以水印当作照片作者的署名来认定权利归属,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

 


最高法的表态明确提出了四点:虚构版权牟利不予保护、严格审查首次发表时间、不能仅以水印认定权利归属、判赔金额应当参照市场价值这四点,媒体普遍认为,视觉中国的“索赔维权”商业模式,已经被终结。

 


4月26日在京举行的2019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9”专项行动,将重点进行5项整治,其中一项就是严厉查处整治图片公司不正当维权等行为。具体要求是,严厉查处图片公司通过假冒授权、虚假授权等方式非法传播他人作品的侵权行为,着力整治图片公司在版权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权属不清、滥用权利、不正当维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相关企业合理合法维权,构建健康有序的图片市场版权秩序。

 

 

我们的疑问是,面对媒体批评和汹汹舆论,优图佳视这样的公司凭什么还能这样大规模起诉?为什么在最高法、版权局明确表明将治理版权乱象之时,优图佳视还能毫不顾忌甚至变本加厉?为什么在整个社会都对这种维权模式人人喊打的时候,优图佳视却仍然敢于到处索要天价赔偿?

 


对于这次起诉,我们不会回避,如果优图佳视拿出充分的版权证据,我们会承认侵权,也愿意接受法庭裁决。但是,我们拒绝当图片公司天价索赔的对象,在故意不标注图片来源、网站开放下载的情况下,这样的维权方式我们不能接受。

 


最高法明确表态照片作品的判赔金额应当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我们期盼合理合规的图片版权保护机制尽快落地,也好让我们在正常工作中使用图片时不再提心吊胆。

 


拒绝当韭菜!且看“优图佳视”们能折腾到几时?

 

作者:《 新媒体大趋势 》 王明轩

 

融媒体中心是一个具有时代高度的好方法、好方向。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因媒体人认识的不足或错误,甚至是生意人为了分食唐僧肉的恶意误导,而呈现出“歪念经”、“念歪经”的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融媒体中心的“融”,应当朝着基于信息文明的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方向融合、转型,而不是为了保护、守住基于工业文明的机械和电子技术所形成的传统媒体的内容、形态和渠道。那不是融媒体中心,那是“废都”的守护者。

 


、我们必须认识并且承认,微博、微信、头条、抖音、优酷等应用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在信息领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它们就如一颗颗覆盖几亿用户,拥有无数转发器的通讯卫星。如果你还有能力、资金、技术建设同样的平台当然更好。如果没有,这些“卫星”就是你未来转型栖身的主战场,而不要把它们仅仅当成分发渠道。

 


、千万别把互联网当成渠道。互联网兼备渠道的功能,但它更是生产力,是能够替代数以亿计劳动力的,高效进行复杂的信息分拣、分发并能够对外界信息刺激做出反应的,可以不断成长的类生命体。传统的广电传输、出版发行才是没有生命的渠道。这些渠道将快速萎缩,就如我们曾经家家必备的火柴。

 


、当下,除了央视等少数大型机构还有机会做成大型综合内容平台外,省级媒体能够做成大型综合内容平台的概率很小,我们不能把未来寄托于“摸彩票”式的赌博。即使做,也只能是某一领域的垂直平台。绝大多数省市县媒体能够剩下的只有新闻、政务和服务。详见《视频将向工具化非产业方向发展,媒体占比会很小,你可别瞎忙活!》

 


、新闻这块儿,由于在省市县的范围内,有价值的新闻内容量太小,是无法支撑起一个独立的新闻应用的。

 


、当然,也不必太悲观,从奥巴马的互联网竞选,到特朗普的推特治国,再到韩国瑜在高雄的异军突起,倒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只要能够在主流的社交和媒体平台经营好一系列账号,就能够很好地实现政令的下达和民情的上传。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和引导舆论,我们就会依然是很好的媒体。

 


、有了以上前提,我们可以描述一下融媒体中心应该具备的新闻、内容方面的功能和当下存在的问题:

 

 

1

它是一个能够同时方便自如地对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四种记录(再现)符号,甚至包括H5进行编辑制作,灵活运用的体系。而现实的情况是:没有一家融媒体中心真正实现了多符号的驾驭。不同媒体背景的机构开发的融媒体中心更侧重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纸媒开发的仅长于文字图片,而疏于视频音频;广电媒体开发的文字图片处理能力差。

 

 

2

对于生成的内容,它能够便捷地,最好是“一键式”,将这些内容分发到自有平台和微信、微博、头条等公众平台。而现实是没有一家融媒体中心真正实现了与这些不同接口的复杂对接。

 

 

3

它要拥有一套复杂的,采集颗粒细致的数据系统,方能完成日常运营和舆情监控。而现实的状况是,微博、微信等平台公司都视数据为核心资产,没有谁会把自己的数据系统对外开放。各家只能利用自有平台的几万、十几万用户的无法提取出规律的数据自娱自乐,根本无法实现精准运营和舆情监控。

 

 

4

按今天媒体的发展趋势,它应当有一套智能化推荐系统。现实是因没有庞大的数据样本支撑,这样一套系统即使有,也仅仅是初级阶段。而且,没有真正的大数据支撑,只能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

 

 


、我们再来看看政务与服务应该具备的功能和当下存在的问题:

 

 

1
其实政务与服务是两个大概念,包含了教育、健康、医疗、交通等几十个领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在的融媒体中心大多都还只是画了个框架。

 

 

 

2
政务包含了各委办局的职能,这部分需要媒体与对应的政府部门协商。而现实是各委办局也都想利用互联网赋予的机会扩大自己的便民范围,并作为管理工具。比如交通部门的公交信息,公安部门的违章查询,医疗部门的专家号等,他们多数都不愿意把这些资源让渡给媒体。

 

 

 


3
这几十个领域,每一个要做好,做成成熟的应用,都需要几十、上百人的技术团队认真打磨、迭代若干年。而现状是,很多推出的整个融媒体中心的开发还没用上这么多人。

 

 

 

4
无论是此处政务、服务,还是前面的新闻内容,都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用户系统和支付系统。现实是......

 

 

、由此可见,融媒体中心是一个巨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普及到县市级基层媒体,但它绝对不是由县市级媒体的财力、人力所能够开发出来的。它就如一套操作系统,一套成熟的软件,比如现在大家都用的办公软件Office,各单位买一套安装到电脑里,经过简单的培训,大家就可以上手干活了。谁听说市场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办公软件?更别说每个单位要开发自己的一套Office了!

 


、如果不同的省市县都是用不同开发方的融媒体中心,由于所用的编解码、信息链路的不同,根本无法实现快捷有效的信息传输,某县的一条新闻中央台或人民日报想采用,可是他们也许打不开文件!

 


一个中子轰击原子核产生更多的质子和中子,新的中子再去轰击下一个原子核,依次展开,将快速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裂变反应。本来融媒体中心是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类似核裂变效应的,而如果各地的融媒体中心建成上述那样,根本形成不了反应链路。本来我们要制造原子弹,这等于在各地安置了一个个小炸药包。

 


十一、在政务和服务方面,除了极具地方特色、属性的项目,其它也都会面临信息无法跨地域传输而导致规模做不大。而互联网的价值等于用户数的平方,规模上不来,就面临养不活的问题。同时还要面临社会上同类服务企业的竞争,家政方面的58同城、外卖领域的饿了么、电商领域的阿里、京东……

 


十二、综上,融媒体中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大型系统工程,结合我们的国情,建议有这样几条路径:

 

 

1、一种是由管理机构协调几大央媒进行分工,各自按照自己优势开发,再进行集成调试。

 


2、由管理机构组织相应的不同领域的国内顶尖技术公司分工招标,最后协调集成。

 


3、在几家大型互联网公司(BAT)中招标。

 


4、以几家比较优秀的省级媒体中的优胜者为对象,经济政策上给与扶持,通过市场淘汰的方式最后选择优胜者。

 


无论采取哪一种,或几种方式相结合,都是把基本成熟的融媒体中心在全国推广,而不是以全国为试验田。推广的方法可以是前向的软件销售;也可以是免费提供软件,收取后向的培训费或服务年费;还可以是收入分成。

 


十三、总之,对于把融媒体中心当成一桩 “生意”的技术公司和机构,你们必须明白转型中的媒体都很脆弱,他们就像游戏里“血”已经不多的战车,都经不起折腾了,就算建设资金是各地政府出的钱,也是一种信誉的透支。

 


而对于没理解融媒体中心的形式、作用,就买了一堆服务器,摆上大屏幕的媒体同仁,你一定要知道,执行力不仅是快速行动,更包括正确行动。否则,你做的花架子融媒体中心很可能是毫无用处的豆腐渣性的烂尾楼工程。

 

 

作者:《大望路边摊》 何教授

 

按语:这几天,关于互联网圈比较知名的钛媒体及其创始人赵何娟的话题逐渐升温。虽然赵何娟和钛媒体一直不乏话题,但这次的升温似乎与以往不太一样,并非是像之前那样由钛媒体主动制造话题。

 

 

经首席PR官了解,起因是在春节前夕,知乎上出现了一篇名为《为何说钛媒体赵何娟是自媒体中的奇葩》的文章,搜罗了赵何娟近年的一系列被贴标签为“骂阿里咬财经斯文扫地”的赵何娟及钛媒体的言行,直指赵何娟的人品,此文章被某些自媒体及网站转载。春节过后,赵何娟在朋友圈对这篇文章疑似作出回应:

 

 

而在本周,某自媒体发了一篇名为《铿锵女子赵何娟》的采写文章,赵何娟在文章中有针对性地对《为何说钛媒体赵何娟是自媒体中的奇葩》进行了回应。此举的PR目的明显,可视作赵何娟针对负面舆论的自我危机公关之举,奇葩对铿锵,真可谓针锋相对。值得注意的是,在朋友圈及文章中,赵何娟多次强调自己及钛媒体对乐视的报道的客观性,并多次暗示针对自己的负面舆论是乐视相关势力在背后策划。

 

昨日,知乎上出现一个“如何评价《铿锵女子赵何娟》”的提问,名为“科技说”的ID在提问下面回复了近5000字,声言《为何说钛媒体赵何娟是自媒体中的奇葩》是春节前自己所写,并且是给赵何娟留有颜面,以观后效,但被《铿锵女子赵何娟》这篇“洗地文章”激怒。文中“如果赵何娟女士在猴转鸡的档期能够有所收敛不再恶心人的话,我就不打算扒了,毕竟我不想当连圈内人都连咬带坑的奇葩圣女X”的文字,可谓言语犀利极具杀伤力。

 

如果仅是针对对方的历史公开信息材料罗列,或者互相对骂,那此事并无任何可供本官探讨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说”的回答中,作者先是用“和赵圣女所批判的乐视的软文如出一辙,简直是鸡皮疙瘩掉一地感觉身体被掏空”否认了与乐视的关联,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初衷,即《商业价值》停刊与赵何娟关联甚大。自此,文字的重点完全转向,开始爆料前些年非常知名的《商业价值》杂志在与钛媒体合并后,“赵何娟是如何鸠占鹊巢玩死《商业价值》的”。

 


这场PR热闹看到这这就很有意思了。因为,“科技说”的爆料细节丰富,旁征博引,出场人物众多,上至阿里高管,中至反目成仇合伙人,下至绯闻男友,并且还有对BT传媒员工的采访!

 

这种感觉,就不仅仅是一场赵何娟(钛媒体)与被曝负面公司之间的撕逼大战了,而是将矛盾焦点导向了一场商业大戏,并且看得出来,加入这场“倒赵运动”的相关势力绝不止一方。

 


嘿嘿,首席PR官最喜欢对这种跌宕起伏、剧情反转,真相与谎言纠缠不清的PR事件进行剧情分析了(此刻福尔摩斯、波罗、金田一、柯南、卷福附体)!

 

本官预测,下周赵何娟会有所反击。但鉴于“科技说”已经完全将焦点转移,并且事关诸多利益相关方,赵何娟如何回应,很值得期待。此次PR事件肯定会再次升温!诸位看客不可错过,本官会为诸位做连续分析解读。

 

下面贴出“科技说”在知乎上的极具爆料性质的回复帖子。声明一下,本官不认同该回复贴及《为何说钛媒体赵何娟是自媒体中的奇葩》两篇文字的任何观点,对文中所涉及事实也无判断兴趣,而仅有从PR专业角度进行解读的兴趣。

 

“科技说”原文如下:

作者:科技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641426/answer/145547324

来源:知乎

 


看来,没有比我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了。本来,发出了前传之后,想看一下赵圣女的反映。毕竟猴年换鸡年,谁都有权获得一个洗心革面至少是夹着尾巴的机会。没想到,正月十五吃着元宵就看到这篇《铿锵女子赵何娟》洗地文章了。读了以后,那感觉和赵圣女所批判的乐视的软文如出一辙,简直是鸡皮疙瘩掉一地感觉身体被掏空啊~特别是文章一开篇的“不是重点”的部分,感觉就差把“她”换成“我”来涂脂抹粉上亲下舔了。对了,在洗地文章和声明中见缝插针强插广告也是赵圣女的一贯风格。

 

《铿锵女子赵何娟》这篇的行文与我在知乎上发的《为什么说赵何娟是个奇葩》的帖子内容严格对应,更像是一个危机公关帖。可能是见不得光的事做得太多,赵圣女总是疑神疑鬼是乐视在黑她,在朋友圈吵吵嚷嚷给自己打气,这回又找边边角角的自媒体给洗了下地。

 

我扒赵何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曾经很欣赏的《商业价值》在2017年初停刊大吉了。所以我才在《为什么说赵何娟是个奇葩》的帖子结尾的时候,埋了一个伏笔,准备把《商业价值》与BT传媒的那点事扒一扒。当然,如果赵何娟女士在猴转鸡的档期能够有所收敛不再恶心人的话,我就不打算扒了,毕竟我不想当连圈内人都连咬带坑的奇葩圣女婊。

 

好,下面说重点,看看赵何娟是如何鸠占鹊巢玩死《商业价值》的。再次秀这位“满口尽是真善美,一心只做圣女X”新闻人的风范。

 

时至2017,移动阅读还在继续催生媒体行业的后浪拍死前浪。2016与2017的跨年交集处,成为了传统媒体退出历史舞台的集中时段,其中知名的《东方早报》和《京华时报》都宣布在2017年1月1日停刊。而在停刊潮中,几年前在TMT领域曾口碑颇为不错的《商业价值》的停刊,却显得很低调。如今,2014年成立的BT传媒,缺少了B只剩下了T。

 

BT传媒的前传,就是《为什么说赵何娟是个奇葩》中提到的赵何娟因为过于自信地坑了合伙人C君而错失了阿里的投资(仅获得王帅大哥一点照顾面子的个人投资,后来赵圣女还黑阿里让王帅大哥不满),但令很多观众包括利益相关者不解的事情出现了:年收入2000万的《商业价值》(包括极客公园的收入)仍然选择与年收入100万多点的钛媒体合并,并且赵何娟做董事长。当然,如果极客公园团队不分出去,赵何娟是不可能做董事长的。据说极客公园分出去(不再属于《商业价值》母公司文德致远的资产,而是投在之前四个合伙人用自己名字成立的咨询公司中明万长下面)的过程很不友好,合伙人之间面子上已经弄得很难看,但在极客公园分出去之后,赵何娟就坐上了BT董事长的位置。

 

《商业价值》的老板是怎么想的?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阿里投资泡汤了,《商业价值》为何还要与钛媒体合并?《商业价值》的创始人为何不自己去游说阿里高管投资?这一切不合逻辑的事情,也只能用某些人彻底被赵何娟女士的“才学”与“魅力”所征服来揣测了。看到后来双方的合作细节,似乎也的确如此。

 

于是,在《商业价值》的老人儿们的目瞪口呆中,缺枪少炮的钛媒体,吃掉了年收入2000万的《商业价值》(包括极客公园的收入),而赵何娟做了新公司的董事长。

 

要知道,除了年收入之外,即使极客公园分出去(为何分出去则还有另外一个故事),那《商业价值》团队也有着完整的技术团队、销售团队、视觉团队,尚未转投他处老记者团队,以及价值很高的由三位创始人由《IT经理世界》时代带出来的IT Value团队与资源。实际上,钛媒体网站的重建与升级,都是由《商业价值》的技术团队来实现的。

 

故事讲到这,你就得佩服,圣女婊还是有些硬功夫的,特别是面对某种类型的男性合伙人。

 

然而,《商业价值》倒闭的结局,以及中间两年的一些列掠夺插曲(下面会详细讲这些插曲),再次印证了圣母婊赵何娟女士,不但有新闻婊的一面,还有合伙婊的气质。

 

自打双方合并之日始,赵何娟女士就开始布局鸠占鹊巢的掠夺,把《商业价值》逐步变成了寄生和吸血的驱壳。没有召开过董事会进行说明,没有经过合伙人签字的资源掠夺行为,也就是法律上说不过去的行为,逐渐成为了常态。比如,《商业价值》app近300万用户,也是融资估值中的核心资产。但竟然没有经过董事会讨论表决,就一夜之间变成了钛媒体App。本质上是把北广传媒旗下的《商业价值》线上高增长高价值资产进行了非法转移。

 

这样的结果,便是《商业价值》不断失血,而钛媒体则可以续命。主线故事很冗长,不一一细表,这里就简单说两个插曲:

 

掠夺插曲一:是《商业价值》(母公司文德致远)合伙人Z先生的权益被掠夺。

 

Z先生是《商业价值》创刊的三位创始人之一,也是伴《IT经理世界》走过巅峰时期的老人儿。很多《商业价值》老人儿,都知道Z先生在杂志成立后的很多特殊时段,都在把个人资金借给公司进行周转。Z先生发现,赵何娟操盘之后,双方的理念与风格有较大分歧,合作起来已经出现了很多摩擦与不愉快。于是,Z先生选择主动退出,并且以当时估价的某一个折扣受让自己的股份。然而,赵何娟女士及其他的合伙人及旧相识,坚持只给完全超越底线的一个价钱。这是Z先生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选择人退股不退,自己出去创业,其实也只是小打小闹搞一个咨询微平台。

 

创业嘛,难免会带走一些资源。在大部分《商业价值》的老人儿看来,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远谈不上拆台挖角,何况,这个“台”已经在逐渐被掏空。

 

然而,这激怒了赵何娟女士及某几个人。他们愤怒地朝共事多年转战三处、风雨同舟的,自掏腰包解公司于倒悬的 Z先生,发出了言辞激烈的律师函,并且真实发起诉讼。

 

然而,他们发律师函的时候,可能忘记了自己当初搭帮结伙离开《IT经理世界》的时候,是如何过分地多地带走《IT经理世界》CIO等资源的。某位创始人当初在计世集团电梯里,还和自己的领导牛卉大吵了一架,但人家并没有告你啊!这事儿计世集团上上下下皆知。事过多年之后,几位《商业价值》创始人才组了一场计世老人儿饭局,算是冰释前嫌。

 

风雨同舟很多年的Z先生,当然更不理解这封律师函。但赵何娟诉讼的结果却是不随人愿。结果是,Z先生毫发无伤,母公司文德致远的账户却被冻结。这直接导致BT发不出工资,员工不得不与新成立的灵动新程公司重新签署合同。

 

对了,在《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在朋友圈为Z先生被发律师函而发出忧伤文字的时候,赵何娟又突然脱下圣女外套,在张鹏的朋友圈下面骂了回街。

 

其实这是两败俱伤,或者说对BT集团更不利。因为,这一系列的对原有部分股东的严重利益侵占行为,相当于给BT(现在只剩T了)日后的融资埋下了定时炸弹。

 

掠夺插曲二:圣女婊与现任老公的乾坤大挪移。

 

据赵何娟女士说,小时候的两部电影决定性影响了她的爱情观,其中就包括由前些日在颁奖典礼上又夺了次眼球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走出非洲》。

 

此言倒是不虚,赵何娟女士的现任老公R先生,就是一位曾经在非洲外派的职员。赵何娟女士很早就去过非洲,双方也很有可能是情定非洲大草原。

然而,爱情也许还称得上美妙,但俩人合伙干的事儿就不那么光彩了。

 

这位R先生其实也不是善茬儿,颇懂得名利场的生财之道,头衔众多,前后台俱全。比如,R先生在“在行”平台是这么介绍自己的:

 

 

 


R先生自我介绍中提到的“2012新的一轮互联网浪潮来袭,我协助朋友创办了一家目前已经十分著名的互联网科技媒体”,应该指的就是钛媒体。只不过,“协助朋友”如何变成了“协助老婆”,那就不得而知了。也不知道,赵何娟女士的小孩上幼儿园却没钱刷卡交学费的时候,R先生是否曾拔刀相助获取芳心?按照赵小姐的描述,似乎是阿里的PR同学抢了戏份。

 

在简介中,R先生特别提到了自己的公号“IT大佬”,并且声明自己的咨询领域是“如何做火你的订阅号”以及“自媒体传播与社群营销”,收费分别是600元每次和800元每次。圈里人看到这些信息后,难免哑然失笑——原来,这位“光华弘人资本创始合伙人”,其实是600元出台一次的教小白做公号的自媒体人。

 

身份虽然不甚高级,但夫妇俩一明一暗在BT平台上唱的双簧可是很有水平的。

 

俩人一个前台,一个后台,一个负责在前台导入资源和流量,一个负责在后台变现。R 先生也常献身于BT传媒的办公小楼儿,二人活动比较公开,这已经是BT人见怪不怪的常态。

 

2016年12月,在“钛媒体T-EDGE年度盛典”上,赵何娟公布了“钛媒体集团业务将分拆为‘媒体、数据、生活方式’三大板块。”其实,明眼人一望便知,这是为了2017年融资而做的噱头。三个板块中哪一个有实际支撑呢?

 

比如数据业务那块,有《商业价值》老人儿都熟悉的一杆枪(原有两杆,近期离职一杆)在出力的单薄力量外,还有甚数据研究支撑?在一直是现金流的IT Value业务上, R先生又在后台分羹几许?

 

“赵何娟女士说乐视是‘关联交易’,她自己玩的可是利益输送、资源转移啊!”某BT传媒记者对我说。

 

在坑合伙人方面,赵何娟女士真是天纵英才。

 

其实,在设局掏空《商业价值》的同时,在员工停薪两个月的同时,圣女婊赵何娟女士可没忘记自己在外面捞钱。比如,当初被媒体曝光带团去Facebook食堂蹭饭一日游而令业界哗然的,由鹅厂前副公关总裁刘畅创立的“伴米”商务旅行公司,就有赵何娟小姐的股份。被曝光之后,赵何娟小姐又脱掉圣女的外衣摇身一变,放弃自己不绝于口的那些美妙词汇,开始为伴米打抱不平了。

 

于是,BT传媒的员工都看到了,写稿出身的赵何娟女士,在BT资源与收入捉襟见肘的短时间里,买了大房换了奔驰。

 

群众真的都看不下去了。

 

还有很多关于赵何娟小姐和R先生的故事,但鉴于涉及隐私,按下不表。

 

近日与一位离职转投其他媒体的BT传媒前记者聊天,他说:“以前是以一种仰慕的姿态在看这本杂志”,“她可不是自己形容的那么简单”,“我是被安排写一篇业界黑稿没完成任务后决定离开的”。

 

不管怎么样,《商业价值》毕竟倒了。作为曾经密切关注其报道的一名圈内读者,和诸多《商业价值》老人儿一道深感唏嘘。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商业价值》从生到死的最后两年,实在是该有人把这个故事拼图拼全,以慰藉曾对这本杂志、这个平台奉献过青春激情的小伙伴儿们和读者们。对了,《铿锵女子赵何娟》一文最后还专门对《商业价值》的死掉做了一番解释,很有意思。

 

 

 

 


喏,在你看来鸠占鹊巢的赵圣女简直是得寸进尺,可在人家看来不过是顺理成章,而且正好嫁祸于人。

 

《铿锵女子赵何娟》这篇文章最恶心的,是拿赵圣女与我非常尊敬的胡舒立老师做类比,简直令人发指。胡舒立老师是宁可净身出户另立门户,也不牺牲自己的新闻追求。而且,胡舒立怎么会在洗地文章里放张自己浓妆艳抹照称自己是女神?你妹啊!

 

你赵圣女却一边坑着合伙人、撕着前东家,一边搞利益输送;一边喊着“科技改变世界”,一边歌颂着挥霍光了纳税者20个亿的邓亚萍(其实也就是为了让邓亚萍来自己人气可忧的会上站个台)。还有何脸面提胡舒立老师?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做人坦荡”等等美妙词汇是赵圣女的口头禅,其实媒体也要生存,名利场上确实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比如某《商业价值》前记者,现某互联网公司公关总监就曾对我说,他给钛媒体一笔广告“就是交份保护费”。这本是同行都可以理解的,但,赵圣女的吃相也太难看了,这一会袈裟一会道袍,一会女神一会骂街的,心脏不好的都欣赏不了。

 

客观的说,连合伙人和员工都坑,连同行和前东家都撕的赵圣女,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中国互联网圈中,高喊“改变世界”的男性在帝都都烂大街了,但这么喊的女性还真是稀缺,赵圣女正是填补了这样一个市场空白。

 

而奇葩赵何娟女士,其还能在TMT 及媒体圈儿里混多久,可能就看钛媒体能否可以融到钱了。但,哪位投资人愿意成为“合伙婊”的下一个牺牲品呢?

 

To be continued......(原文完)

 

 

 

 

附:钛媒体的几点小声明

 


近日,钛媒体及其创始人赵何娟女士发布的两篇评论文章引发了巨大社会反响和争议,对于正常和理性的批评声音我们都非常感谢,也认真接受意见,但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谣言、谩骂甚至下流的人身攻击,愈演愈烈,我们也呼吁大家冷静,大量谣言都不属实,是有人故意诱导为之,还请大家辩明。特别声明如下:

 


1、阿里巴巴集团及其任一关联机构目前均不是钛媒体股东,无任何股权关系。外界流传的各种股东截图都是被人刻意拼接以误导读者。

 

2、钛媒体和赵何娟女士背后也没有任何京东资方力量,双方也没有任何共有股东,关于赵何娟女士是受某某资本力量指使要驱逐刘强东出局等阴谋论之说,也完全是无稽之谈。

 


3、请个别账号停止杜撰、诽谤赵何娟的私生活,发布丑化照片。这个社会存有太多对女性的偏见正是赵何娟愿意发起这次讨论的重要原因。对于任何编造谣言、传播谣言和下流攻击的行为,我们也将保留追诉的法律权利。

 

4、赵何娟女士的评论文章核心目的也是希望大家重视女性权利,不要对女生动辄以“仙人跳”揣测侮辱等进行网络暴力,呼吁明知真相的京东PR不要再误导舆论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尊重女性权利。如果我们连指出强者错误的勇气之说都没有,又如何探索真相,社会公平又如何而来。同为女性,赵何娟女士出于同理心有些措辞可能过于激烈,大家善意的意见和批评,我们谨记于心。同时,相关评论文章的所有观点和立场,都是基于当时最新披露的公开信息的判定,未来随着更多完整证据披露,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如果事后证明是赵何娟判断有误,赵何娟女士也将“旗帜鲜明”地道歉。

 

5、媒体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要监督推动社会进步。新媒体时代,新闻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个接力赛,而不是一锤定音的产品。赵何娟女士的评论文章引发了巨大波澜,但也促进了大家关于“荡妇羞辱”和“不完美受害人”的更多认知和思考,推动了更多事实的逐渐披露,这也是媒体社会价值的重要部分。

 


谢谢大家的督促与帮助,我们会更严谨更认真更努力,做好TMT领域的重要信息服务提供者。

 

 

特此声明

 

钛媒体

 

2019年4月24日

 

以下是《钛媒体》官方公众号的截图:

 

 

 

 

作者:《财视media》 小财

 

今天,钛媒体以一篇《赵何娟:旗帜鲜明抵制刘强东和京东》为题的文章引起公众关注。文章以“《刘强东性侵案起诉书,女大学生详述性侵过程(当事人授权全译文)》”为依据,加上作者看似合理的种种揣度,最终的结论是:请刘强东站出来正式道歉,“作为公众人物和公众公司掌门人向公众道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今天不受到严厉谴责和惩罚,明天会有更多的人重复这样的为所欲为。”(引用部分摘自该文)

 

首先需要说明,如果法律最终认定刘强东违法或者有罪,这样的文章毫无问题,也理应得到媒体以及公众的支持。但问题恰恰在于,钛媒体“以起诉书代替判决书”的做法有失水准,进而舆论审判,作为钛媒体创始人的赵何娟更是以个人情绪代替平台态度。

 

不得不说,身处法治社会,我们必须学会尊重法律,这首先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过去多年,一切以“舆论审判”、“舆论定罪”的做法,无论针对某个群体或某些个体,最终都导致各种悲剧。无论如何,这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更为可怕的是,钛媒体此类做法属于罔顾法律在先,煽动情绪在后。文章立论的基础都有问题,结论肯定也会有偏差。过去几年,大批的自媒体以及新媒体的涌现,一度导致类似现象非常泛滥。咪蒙之所以被口诛笔伐,最大原因就在于滥用情绪、误导公众。这些年来,我们面临的舆论环境之所以越来越差,某种程度上也在于此。

 

所以,对于“刘强东性侵案”,各类媒体当然有跟踪报道的责任,且义不容辞,但是,如果这种报道掺杂进大量的情绪,甚至各种利益,这样的报道本身就既谈不上公正、也不值得被尊重,更不该被提倡。(原文来源

 

新浪科技讯 11月10日晚间消息,中芯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9.1亿美元,同比增长34.7%,环比增长0.2%,预估为19.3亿美元;第三季度净利润4.708亿美元,同比增长46.5%,环比下滑8.5%,预估4.897亿美元。

  

公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收入为19.070亿美元,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34.7%;毛利为7.422亿美元,相比2022年第二季为7.505亿美元,同比增长58.6%;毛利率为38.9%,相比2022年第二季为39.4%,2021年第三季为33.1%。

  

中芯国际发布2022年第四季指引称,该公司第四季度销售收入预计环比下降13%到15%,毛利率在30%到32%之间。根据前三季度业绩和四季度指引中值,公司全年收入预计在73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约34%,毛利率预计在38%左右。全年资本支出计划从50亿美元上调为66亿美元。

 

来源:新浪科技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