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眼中的中国符号上篇中,我着重讲了四点,本篇中也是以四点为主。

 

 

NO.5  丝绸瓷器和茶叶

 

丝绸,瓷器和茶叶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外销产品,像中国的名片一样散播在世界各地,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一度繁荣。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ris)”,“瓷器之国(china)”,从名字中可以看出这些产品对世界各地人认知中国的影响。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84年就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从此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名路就慢慢地见证了中外的历史进程和贸易往来,这条路不仅是由东向西的商道,它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各国的思想和习俗在这条路上交汇。中国三大宗教中的佛教和伊斯兰教就是通过这条路进入到中国的。

 

再来说说青花瓷,2009年中华文化符号竞选中,我们意外的发现,瓷器未能入选,这也在慢慢的提醒我们,瓷器文化正在走向衰落,一提到瓷器,可能众多人心仪的对象还是来自景德镇的青花瓷,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一个特例,它最早用于外销,很多设计源自伊斯兰文化,这也就是为什么青花瓷上使用的是蓝白搭配,而不是符合传统的中国审美风格。早期的青花瓷多使用花卉图案而没有人物图案,因为伊斯兰教不允许出现人物偶像,后来中国人从皇帝到平民都越来越喜欢这种纯净雅致的瓷器,青花瓷的样式与用途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最后我们看看茶叶的发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这已经是毋庸置疑被考证的历史,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中的“茶”这个词都源于汉语。茶文化现已很普及,不过很多国家都结合本国人的特点和习俗自成一套茶文化,例如日本的茶道。现在外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喝茶,只不过他们的方式已经和中国人不同了。英国人每天下午都要喝下午茶,他们喝的是红茶,最早安徽祁门的红茶在欧洲很畅销。外国人喝红茶时喜欢加奶,糖,柠檬之类的配料,这点与中国人大相径庭,中国人讲究喝清茶,品茗出其中的滋味才是喝茶的乐趣。

 

NO.6 中国菜

 

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我们正以餐饮的方式侵占世界人民的胃,中餐显然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扇窗口。在国外虽然也有高档的中餐厅,但大多数还是廉价的中式快餐,而当外国人真正来到中国之后,才会改变对中餐的固有印象,并惊诧于中国的饮食文化的花样繁多。但是很多问题也如影随形。比如,点菜难是很多歪果仁来中国后的共同感受,菜单即使配上图片对他们来说也像天书一样。还有中国人吃饭的方式也和别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中国人喜欢劝酒夹菜,所以经常有老外抱怨说,这令他们很不舒服,总是夹一些他们自认为很好吃的东西放在自己的碗里,让这些歪果仁很为难。同时,中国人也会觉得外国人很奇怪,比如两个人各点一盘西红柿炒鸡蛋,自己吃自己的。至于中国餐桌上的客套话,如“多吃点”“慢慢吃”之类的,外国文化中也有啊,老外夸你做的饭“太好吃了”可能只是意味着“能凑合着吃”,所以被老外夸过“你是漂亮的女孩”自己翻译是什么意思,我就不多嘴了。

 

 

NO.7 中国功夫 

 

“功夫”一词源于广东话,几乎所有的外国人都把中国武术称为“功夫”因为他们都是从香港电影中,通过一些功夫明星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中了解中国的这种武术文化的。现在仍有很多热血的青年,因为对中国功夫的痴迷和好奇来到中国,但还是鲜有人能真正的懂得中国深邃的功夫文化。在国外认知度最高的是“咏春拳”和“截拳道”,这两个无例外都源自李小龙的电影。而在中国人的心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太极拳”和“少林功夫”,太极拳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强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阴阳合一文化,体现出中国人独有的智慧哲学。

 

NO.8 中医

 

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再到《本草纲目》,两千多年的治病医人之术仍然在今天广泛应用,这令外国人十分吃惊。中药店里弥漫的药味儿,深褐色的药汁和黑色的药丸让很多外国人以为穿越了时空。外国人都知道中医,但真正尝试的并不多,在国外大多数去看中医的还是华人,不过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非华人群体愿意体验一下中医,其中的针灸和推拿由于疗效立竿见影,很快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中医与西医的理念恰好相反,讲究辨证施治,头痛医脚的疗法也是很常见的。

 

实际上,在一次有趣的调查中表明:提起中国,外国人想到的最多的词是大熊猫。爱护国宝很重要,但我们也应该大力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家说对吗?

 

来源:http://www.prcba.com

 

中国经济的稳速激进,让世人所惊叹!随之兴起的汉语热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以下是各大知名媒体对全球“汉语现象”的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全球汉语学习人数过亿。

 

人民日报——“汉语热”升温,中文成法国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语言。

 

新华网——汉语列入俄罗斯“高考”,成为中俄文明新对话的象征。

 

央广新闻——美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100万美国学生学习中文。

 

人民网——英国政府拨款在英国学校推广汉语课程,汉语成为英国小学必修课之一。

 

中国新闻网——全球多国将汉语列为中小学必修课,2017年汉语在泰国将成为7000所中小学必修课。

 

中国商务部网站——中非经贸发展助推汉语热,南非政府决定自2016年开始在南非小学普及汉语教育。

 

中国政府网——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于12月6日和7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共2300多人出席大会。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学习汉语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外国人的重中之重!同时, 也不难看出——对外汉语是一个朝阳行业,也是全球华夏子孙的使命。

 

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汉语,让华夏文化之髓走向国际,就是攀达汉语一直以来秉承的信念

 

 

老外说出的中文,即使再好也会给人一种洋腔洋调的感觉,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就交流来说,词汇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贯穿始终。如果一个老外不是专业的翻译,或者从事传播类的工作,那你的语音语调根本不那么重要,毕竟是外国人。

 

老外怎样说出地道的中文?

 

老外当中也有不少人想说出原汁原味的、地地道道的中文,这可真要动真格的了。因为中文是有声调的语言,讲究字正腔圆,而很多老外的母语是没有声调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想要把每一个调值发到精确几乎是不可能的,将发音变得好些却是有方法的。

 

学习语言时,学到语音部分的时候,千万别强迫自己一次性就说得特别精准,这样很容易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因为学语言语感真的很重要。而语感的来源可分为这几种途径。

 

①去目的语的国家耳濡目染,沉浸在那个环境里,你的发音想不正宗都不行,就好像孩子从小习得母语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习语言一定要去那个国家留学的原因,因为这方法是见效最快,切实可行的!

 

②和说母语的人聊天,当然这要有一定的水平之后才可以进行,聊天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只有在此刻,你说的语言是活的,是有时效性的。

 

③提高听力能力,对于在自己国家学习语言的学生来说,最好就是多听听力,因为首先听懂是很重要的,就算你的回答语法有错误,词汇不能完全表达出来,但只要听懂了,似乎也是不妨碍沟通的。

 

中文也一样,如果在中国学中文,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了,尤其是北京,说中文的机会不但多,而且听到的中文多数也是够标准的。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那中文的语音规则不重要吗?当然不是,中文的语音规则其实在精不在多,拼音就可以让老外轻松地读中文了,初学者记住一些基本的拼写规则和变调就可以了,但是想流利地说出地道的中文,首先得掌握基本的听力习得!

 

来源:http://www.prcba.com

在学习汉语的时候,词汇量的多少是相当重要的一点,相信很多老外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么,词汇量究竟有多重要呢?

 

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词汇量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拳击比赛中的重量级。常看拳击比赛的朋友多少具备一些格斗方面的知识,在拳击比赛中,重量级重的一方有压倒性的优势。当然不能否认的是,技巧也多少会影响到比赛结果,但是重量级的重要性是完全不能用别的东西取代的。重量和轻量的选手不能在一起比赛。所以,拳击比赛会根据体重来划分等级。词汇量和拳击有着相通的地方。简短的对话,有时候可以用一些技巧蒙混过关,但长的对话就需要很多词汇量来支撑了。所以,别人只要听到你说的长对话,立刻就会知道你的汉语水平怎么样。

 

 

只要你学一门外语,就一定会与词汇打交道。那么,在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也是一样的吗?

 

个人认为,基本上是一样的。在你学语言的过程中,从初期到后期,都需要你不断地记忆单词。只是,完全零基础的学生在入门阶段要以发音为主,仅仅在这个阶段,对于词汇量的需求还不太迫切。另外,到了高级水平,你已经掌握了大量单词,这个阶段再出现的新单词,有时不太有实用性。所以,与其记忆新单词,不如提高对已知单词的熟练度还有练习修辞方法。

 

基于上述的理由,个人认为在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记忆单词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需要大量记忆单词的阶段,应该是初级到中级阶段。

 

根据个人的经验,根据单词的难易度以及出现的频率不同,应该适当改变学习方法。初级阶段的单词,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并且不太难,所以比较容易记住。这个阶段没有必要做单词本。大部分单词都是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至于中级的单词,出现的频率比初级的单词低,所以自然地记住比较难。这个阶段,外国朋友最好不要只听,一定要多运用这些单词进行练习。无论是日常会话还是写作,要下意识地使用中级的单词。

 

以上就是词汇量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大家记住了吗?

 

来源:http://www.prcba.com

 

我们都知道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也是在学习这个国家的思维和文化,很多词汇不能直接翻译出来,很多句子也都不是只有表面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英译汉的过程中,那些>>容易弄错的的汉语词汇

 

 

No 1 social security 

 

很多人一看到这个词就直接翻译成“社会安全”,这其实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social security在英国指失业,年老和残疾者的社会救济金,在美国是老年人生活保障制度等。

 

No 2 political campaign

 

文化含义不同可能造成信息的误解,甚至文化冲突。比如political campaign是汉语“政治运动”的直译,但很多英语国家的人就会理解为西方政府官员的竞选活动。

 

No 3 magpie 

 

喜鹊对应的英文翻译是magpie ,但是在英语中却是一种吵吵嚷嚷的鸟,如果你夸那个英国人说话像喜鹊一样动听,保证他会非常生气的认为你在讽刺他。

 

No 4 a man in the moon 

 

很多词汇都是对应着文化的,中国人对月亮有很深的感情,欧美人则不然,a man in the moon 并没有什么浪漫的意思,而是表示被架空的人。

 

No 5 to start a family 

 

这个词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并不难,似乎可以直接翻译成“结婚成家”的意思,但是在英语里却表示要第一个孩子,在应用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信息的误解。

 

可见,学习一门语言不是简单的堆积木,我们不但要记住一个词的意思,和各种短语的固定表达,还要学会其中的文化含义,最后用正确的句子表达出来,这俨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来源:http://www.prcba.com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外国人吐槽:学习中文最痛苦的地方》,文章中举出了四个国家的老外现身说法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他们在学习中文的时候,最痛苦的地方在哪里。四个老外有的人说声调;有的人说词汇中的汉字顺序,比如蜜蜂和蜂蜜;还有的说语法跟自己母语不一样等。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这个话题,我想说几句!

 

欧美人学习汉语最痛苦的地方

 

①对于欧美人来说,发音方面对他们的难度不大,最难的是声调。

 

②语法方面,由于大部分欧美人都会英语,英语的词语顺序跟汉语几乎是一样的,所以语序不是太大的问题。问题是汉语中众多的虚词,比如介词、助词、副词、语气词、量词

等等。

 

③词汇方面,由于>>汉语中同样意思的词汇极多,同一个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意思相近又有细微的区别,这点对于欧美人是最难的。

 

④在语言运用方面,由于欧美人性格较为开朗,所以他们乐于开口说汉语,所以在口语方面是很有优势的。汉字是欧美人学习汉语时最大的一个障碍。对于他们而言,汉字就像画画一样。

 

所以,虽然欧美人口语比较好,但他们在考试的时候往往很难拿到好成绩。

 

 

日韩人学习汉语最痛苦的地方

 

①对于日韩人来说,情况稍有不同。发音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是由于日语本身发音少的缘故。再加上声调,所以首先作为入门的>>发音对日本人就是一个难关。由于韩语的发音多于日语,所以在发音方面,韩国人好于日本人。

 

②语法方面,由于日语韩语的词语顺序跟汉语不一样,所以日本人和韩国人常常存在语序方面的问题。他们常常把动词放在最后。

 

③词汇方面,虽然日本和中国一样使用汉字,但是由于存在非常多的同形异义词,所以在理解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

 

④口语方面,由于日本人性格较为内敛,所以在口语方面通常不如欧美人。韩国人好于日本人。

 

最后,由于汉字的书写没有太大问题,加上较为内敛的性格,所以日韩人在学习汉语时常常比较认真,在各种考试中很容易拿到好成绩。

 

希望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可以扬长补短,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多多利用自己的优势,同时弥补比较明显的缺陷,这样一定会进步很快的。

 

来源: http://www.prcba.com

 

 

“非语言文化”,简单来讲就是除了说话以外的交流方式,如身体动作、眼神和民族文化等。以下进入正文详解:

 

身势语

 

总的来说,南欧,中东,拉丁美洲地区的人们讲话时动作较多,动作幅度也较大,北欧,英美人动作较少,幅度也较少。有人戏称意大利人若是上肢做了截除手术,就会讲不出话来,可见臂膀动作对于他们十分重要。

 

 

蹲坐

 

是一个很自然的休息姿势,在我国农村十分普遍,墨西哥人也习惯于蹲坐,但是墨西哥的近邻美国人却从小就收到不要蹲坐的教育,据说,在美墨边境的直升机上的巡逻人员往往一句人们坐的姿势来判断边境上的人是墨西哥人还是美国人。

 

点头yes摇头no未必哪儿都行得通

 

在斯里兰卡微微摇头是表示已经明白了的意思,斯里兰卡人的习惯是,表示肯定答复或同意时微微摇头,表示否定答复或不同意时使劲儿地摇头,但在表示非常赞同,十分明白时则还是要点头。正因如此闹出了诸多笑话。一位中国工程师给一群斯里兰卡青年讲抽水机的用法,讲完之后问他们懂了没有,他们都微微摇了摇头,工程师见他们摇头就又重复了一次,并亲手示范表演,再问他们,得到的回答仍是微微摇头,工程师纲要重复第三遍,正好在中国留过学的当地翻译来了,经过翻译一解释,工程师才明白原来在斯里兰卡微微摇头是表示已经明白了的意思。

 

面部表情

 

我们通常认为西方人面部表情多,而西方人认为亚洲人喜怒哀乐不行于色,不易琢磨,应该说,在面部表情上确实存在民族种族区别,不同民族表达感情的方式和程度存在着差异。事实上,美国人的面部表情比亚洲人多,但比拉丁美洲人少。而在亚洲人中,面部表情仍有很大的区别,在日本人看来,中国人的感情比日本人外露。

 

身体接触

 

欧美人对于身体接触十分敏感,两个青年男子或女子手拉手在街上走路,往往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而异性间同样的行为却被视为自然。在中国的文化中,触摸小孩是一种亲昵的举动,可以摸摸孩子的头,也可以抱过来吻,如果是朋友邻居的孩子,人们会认为这是友好的表示,但是在西方,除非是家庭成员或极为亲密的朋友关系,通常人们都不随便触摸或吻孩子,在泰国这样的佛教国家,孩子的头是绝对不能抚摸的,他们认为头饰一个人最神圣的部位,随意触摸他人的头是极大的不恭,小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

 

上面的一系列非语言文化作为都可能引起跨文化交际的失败,甚至是冲突,所以适当的了解这方面的文化对我们和外国人的交往都有好处

 

来源: http://www.prcba.com

 

 

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外想方设法的想来中国淘金,你们来我们敞开大门欢迎,毕竟多一点儿国际交流是大好事儿啊,但是来了之后呢,也要入乡随俗【Do in Rome as Rome does】,否则碰一鼻子灰就不好了!以下举几个>>老外在中国的“血淋林”的例子。

 

 

No.1 基本的肢体语言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国家,表达问候和亲近的方式也不同,比如很多国家喜欢拥抱,亲手亲脸的,这在中国可不太适用啊,除了握手这种国际性的礼节之外,最好不要有太亲密的举动,否则你让中国人尴尬了,顺带着你也就尴尬了。

 

No.2 不要轻易拒绝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比较讲究面子和表达的委婉,所以很多情况下,你会发现,从不说“NO”也就是从不直接拒绝别人。同样,在中国人问你什么问题的时候或者给你什么东西的时候,你最好也不要拒绝的太干脆,稍微委婉一些,挽救一下小伙伴们的面子。

 

No.3 懂得尊重

 

一说起尊重,很多老外会抱怨,我们的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没办法对别人做出太多尊重的行为,这里我想说的是,尊重并不是等于违心,你比如让我像韩国人日本人那样给别人鞠躬,我也是做不到的,因为那不属于我的文化,但是尊重别人确可以在一些小细节上下功夫的,比如说中国人重视年长和地位高的人,换个角度,我们可以说中国人更尊重时间,尊重阅历和经验,所以老外在面对年长和地位高的中国人时,还是不要太随便了。

 

No.4 少谈政治

 

我想这点对于去任何国家都适用,除非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可以和当地人好好的探讨,否则真的不易深聊,你会发现很多国家的人对政治话题都很避讳。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切不可随意评论中国。地球人民都知道“>>中国功夫”,所以如果不是跆拳道九段的话,还是少谈论是非的好!

 

总之呢,来到中国,就尽量做中国人常做的事情,这样可以保证你快速的融入到这个圈子当中,一旦当你是自家人了,好多事就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