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国人有时候会抱怨说,中国人不真诚,说的话不是真心的,觉得在和中国人交往时,很难辨别哪些是客套话,哪些是真心邀请,总是搞得一头雾水。

 

 

仔细想想,有时候和老外打交道也会觉得他们虚伪,过于热情和客套,过于表面化,等真正需要这个老外去做什么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莫名其妙,躲得远远的。很多时候,这些交际的不顺利都可以归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这些文化习惯和烙印是刻印在我们骨子里的,我们也习惯了拿自己的一套模式去衡量别人做的对不对,从而引发了偏见和冲突。

 

任何民族在互相交往的时候,先要进行的都是礼貌的问候,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是否礼貌的语言也会让人产生误解呢?

 

事实上,汉语的礼貌用语常常受到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的误解,这些文化误解冲突源于中外交际礼俗的差异。举几个例子,中国人在接到外国访问团的时候,按照惯例也应该先寒暄一下,那么我们可能会说:“ you arrive here yesterday right?(你是昨天到的吧)”“your Chinese is very good(你的汉语不错啊)”“The weather in London is very foggy right?(伦敦的雾挺大的吧)”“we have heard you are very capable and hardworking(听说你能力很强,也很努力)”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再友好不过的问候了,但是却被外国人误解,当然这谁也不能怪,只能说大家都缺少对异文化的了解,英语国家的人在初次见面时,都会问及对方的工作,对新工作的打算等等,所以中国人的问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多余,莫名其妙,完全是未经过思考的废话”

 

而且,不仅仅是初次见面,就连告别的时候,感觉也喜欢将理由推给别人,比如中国人喜欢说“你一定非常累了,所以我走了(you must be very tired so i need to go)”,“你明天还要早起,所以我走了(tomorrow you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so i need to go)”等等,而在西方的语境中,客人一般都会将告别的理由归于自己的原因

 

所以,总结一句话就是,中国人并不是爱说假话,外国人也不是虚伪,误区就在于用英语和西方人交际时,照搬了>>中国文化的交际法则,将汉语直译成了英语。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要想成功的交际,少了一样也不行啊! 

 

来源:http://www.prcba.com

 

 

前言:本篇为攀达汉语小编良心作,言语犀利,一语道破,请耐心品读!

 

 

现在>>学习汉语的老外越来越多,但是说得地道的却还是寥寥无几。多数是因为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感兴趣来学习汉语的,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因为这些老外们还没有掌握学习汉语的关键步骤。

 

下面一起来见证学习汉语的“独家秘笈”!

 

第一步:靠谱的中国朋友很重要

 

很多人疑惑,我学习汉语和找中国朋友有什么关系呢?那关系可大了,因为很多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就是被这些朋友浇灭的。很多中国人觉得自己都可以教老外,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都给说了个遍,认为这是一个变相爱国的机会。可是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在还没有了解和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以及整体结构时,就大量输入了高精难的句子结构,只会让老外们一头雾水,迷茫之极,最终的结果就是:“>>汉语太难了,我还是放弃吧”。

 

也有很多中国朋友觉得自己教不了,还是得找专业的汉语老师。那找什么样的呢?于是乎找到了学费便宜的机构或教师。“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对外汉语教学市场虽然不完善,但正规的学校和专业的老师还是不少的。一个小时150元和一个小时60元学到的汉语是没有可比性的,哪个含金量更高我就不多说了。实例说明——攀达汉语的一个英国学生,之前朋友帮他找了一个老师学习了五个月,学完之后,这个老师的英语交流几乎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他却一句完整的句子都很难说出口。其实只要中国的朋友稍微用点心就可以找到一个专业的学校,这不仅是为你的朋友负责,也是为你们的友谊负责。

 

第二步:请相信你的老师,相信你的老师,相信你的老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嘛!这一步是建立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的,到了一个学校之后,请相信你的老师,很多学生上课时问了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这么说行不行,我的朋友不这样说等等。首先呢,可能我们都是对的,因为中国很大,方言众多,所以同一种表达有很多说法。但是老师教的都是普通话,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且很多口语是超乎于语法之外的表达,所以相信你的汉语老师!

 

第三步:请稍微复习那么一点点

 

很多>>老外学习汉语的时候,课堂活跃积极,然后第二天再一问几乎什么都没剩下,学语言复习环节不能少,请稍微复习一下下,就不会总问老师“为啥我学得那么慢”了。

 

第四步:请开口说汉语

 

语言需要环境,在北京学习汉语是有明显优势的。北京是一国之都,是普通话最盛行,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这里是天然的汉语会话练习场,学过之后可立马受用,>>“哑巴汉语”说拜拜。而且,多说汉语会激发自身学汉语的欲望及动力,所以,请开口说汉语吧!

 

以上内容说是“独家秘笈”其实也不然,但是老外照做了,结果自见分晓!

 

来源:http://www.prcba.com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聊天软件来进行交流。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在用这些软件了,很多中老年人也逐渐开始加入这个行列,甚至是外国的中老年人!

 

在中国的外国人们,渐渐地也熟悉了微信、QQ等聊天工具!个人觉得,外国人们可以利用这些聊天软件,和中国人交朋友进而学习汉语。我的很多学生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尤其是微信,用得比我还熟练。有的在朋友圈每天刷屏,有的自己建群,有的还会群发功能……

 

 

那么,用网络聊天的方法来学习汉语有什么好处呢

 

1、很容易找到聊天对象

 

在学校里,外国人能接触到的中国人其实很少。一般仅限于老师。所以,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苦于没有聊天对象。这时候网络聊天的优点就突显了。谁都可以轻易找到聊天对象,有很多中国人为了练习外语,十分乐意跟老外聊天。

 

2、可以检验汉语是否正确

 

网络聊天跟平时说话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网络聊天一般会在手机、电脑里留下聊天记录。即使您使用语音聊天,也可以聊完之后反复听。这样便于外国朋友们通过留下的文字或语音记录来检查自己的汉语哪里语法不对,哪里发音不对。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请老师帮助自己,拿下自己的弱项。

 

3、表达更加日常化

 

很多水平高的外国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很多中高级课本其实并不实用。特别是高级课本,有很多拗口的文章。还有些教材高级课本里居然有鲁迅、朱自清、老舍等近代知名作家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确很经典,但个人觉得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并不实用。特别是没有考试需求,只想练习口语的外国人。而喜欢网络聊天的人中年轻人占多数,所以外国朋友们可以学到很地道的口语表达,还可以学到不少新词。

 

以上是网络聊天学汉语的优点,这种方法同时还存在一些缺点。

 

1、学到的语法不规范

 

大家要记住,跟你聊天的对象很多时候不是专业的汉语教师。所以,这些人大部分不知道应该如何用最明了的方法跟外国人沟通。所以,常常会发生沟通不畅的情况。我的建议是,这个时候外国朋友们应该多请教你们的汉语老师。

 

2 初级学习者不适用

 

初级学习者所知道的词汇量、语法都很有限。而喜欢网络聊天的中国人经常会使用网络用语、省略语等等。并且有时语法也并不规范。所以,反而会对初级的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在这里。我不建议初级学生用这种方式学习汉语。

来源:www.prcba.com

 

对外汉语,是新兴且发展很快的行业。从大学出现这个专业开始到现在,>>教授外国人汉语的学校越来越多,教材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大部分教材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不废话,一起来细数实用的对外汉语教材都有哪些! 

 

 

北京语言大学的教材中,《汉语口语速成》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套。全套共有五个级别:入门、基础、提高、中级、高级。其中,入门篇有上下两本。这套教材被极为广泛地应用在全球很多大学及汉语培训机构。其特点是,入门篇涵盖了汉语几乎所有主要语法,包括补语、动态助词、结构助词、把字句、被字句等等。基础篇以上都是讲解十分细致的语法点。个人十分推荐这套教材,是由于这套教材的语法点和HSK考试的考点高度一致。入门篇两册对应>>HSK1–3级,基础篇对应4级,提高和中级对应5级,高级对应6级。所以,使用这套教材的话,对应试极为有帮助。

 

《新实用汉语课本》同样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共6册,内容涵盖了从语音到高级语法所有的范围。同样是应用范围极广的一套教材。其讲解通俗易懂,特别是它对于语法的讲解,极为详尽。对比《汉语口语速成》的语法部分,个人更推荐这套教材。用比较简单的说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少语法难点。另外,这套书的内容也比较贴近现代生活。在5册和6册高级水平的书里,还有不少中国近代名家名作,对于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不少帮助。

 

推荐指数:★★★★★

 

 

北京大学出版的教材中,我最为推荐的是《汉语口语》。全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这套书的内容十分贴近口语,对于以口语为学习主要目的的外国人极为适合。其特点是,在讲解了词语和语法的同时,把中国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写进了课文里,尤其是高级篇,课文中有大量的谚语、俗语、成语等,还有最新流行的很多话题。内容丰富有趣,是一本很优秀的教材。美中不足的是,语法的讲解方面稍显薄弱,练习的题目有时让人摸不清意思。

 

推荐指数:★★★★☆

 

 

 

了上述教材外,我个人十分喜爱的教材还有一本《话题汉语中级》。本书由外研社出版。共15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不同的话题展开,各有三篇课文。本书是为中级以上水平学生编写,每个话题都是当今中国的热门话题,十分具有趣味性。这本教材完全是汉语,词汇部分没有外语翻译。所以,教师在使用时,一定要先备好课。

 

推荐指数:★★★★☆

 

来源:http://www.prcba.com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据研究,汉语里没有“词汇量”这个概念。你不能说一个中国人掌握了多少词汇量,只能说他能看懂多少个汉字。这是由于在汉语里,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意思,词汇也是由汉字组成的,并且具有可以随意组合的特点。所以,汉语的词汇量是非常大的,故近义词自然也多。这点对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讲是比较难的。

 

 在这儿,用日语举出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上文。

跟日语的“~と思う/考える”的意思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们可以举出的有以下几个词:想、认为、以为、觉得、考虑。那么,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一般思う可以说成“想”。对自己的看法没有特别大的自信的时候可以用这个词。“想”的后面是宾语。

 

比如:我是这么想的。

 

            我想他应该是对的。 

 

认为

 

对自己的看法非常有自信的时候,一般用“认为”这个词

 

比如:我认为是这样。

 

以为

 

自己觉得是这样,但事实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用这个词。

 

比如:我以为他不可能来,可是他来了。

 

觉得

 

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一般用这个词。

 

比如:我觉得挺好吃的。

 

           我觉得太热了。

 

考虑

 

在进行深刻思考的时候,一般用这个词。在别人劝你或者建议你做什么的时候,一般说“我考虑一下”。

 

比如:我考虑考虑。

 

          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以上就是日语“~と思う/考える”的汉语翻译,有没有很复杂呢?

 

由于汉语中近义词多的特性,外国人学汉语近义词的时候一定要着重记忆各自的意思和区别。

 

来源:http://www.prcba.com

 

都说日语里有汉字,所以>>日本人学汉语很更容易……其实,很多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时候也常常是叫苦连天的……一起来看看,哪些日本男星会说汉语吧!

 

 

1 藤冈靛(ディーン藤岡)

 

1980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成长于千叶县的藤冈靛,在日本本土出道时间虽晚,但现在确实炙手可热的明星。

藤冈靛毕业于美国名校,英语能力一流,除了英语之外,他的汉语也说得十分流利。

这是由于藤冈靛作为演员的生涯其实是从香港开始的。“靛”这个名字,也是他在香港寄宿时,寄宿家庭的人给他取的。

外貌俊秀,身高也有180,加上头脑聪明,气质出众,这样的演员想不红也难啊~

 

 

2 谷原章介

 

1972年出生于神奈川县的谷原章介,在众多日剧中出演过。一直以来被称为“斯文禽兽”的他,常常饰演一些外表斯文内在却很邪恶的角色。可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谷原章介的中文水平也不差!

日本官网电视台NHK从2006年到2007年播出了名为“NHK中国語会話”的节目,谷原章介也出现在了该节目中,并用说着流利的汉语。

这档节目的播出,使得很多谷原章介的粉丝每周认真地学习中文,并有很多人由此来到中国留学。

 

 

 

3 三浦春马

 

2014年,出演了中日合拍电影《深夜前的5分钟》的>>三浦出马,为了演好这部电影曾认真地学习过中文。

这部电影在上海拍摄,讲述了在上海工作的钟表师与一名中国女子的爱情故事。

三浦春马在拍摄当中努力>>学习汉语,全程中文台词演出,并在记者见面会时,用流利的汉语自我介绍,还介绍了这部电影的看点。

对此,他本人表示「今までとは考えられないほどの経験をすることができた。新しい自分に出会うことができました」(经历了从未想过的难关,重新认识了自己)。

除了以上几位之外,还有不少的日本名人也会说一些汉语的,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查阅一下

 

来源:http://www.prcba.com/

 

 

“lady first”译成中文是“女士优先”,那有没有人想过“lady first”这一说法的起因?

 

 

“lady first”各式各样的起因

 

由于中国很早的时候女士地位是逊于男士的,所以”lady first”这一说法显然不是中国人提出来的!是近代以来,从西方国家传送到咱们中国的。关于“lady first”到底源自哪个国家,各方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中世纪欧洲骑士的遗风;也有人解释说,妇女属于弱者,值得怜悯、同情;还有人从宗教角度分析,认为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重而形成的习惯……

 

“lady first”的真正起因

 

以上说法不无道理,但是“lady first”一说是起源于美国。因为当时美国的一些娱乐场所十分混乱,很多人都有带枪进出的习惯,一些人喝醉了会借着酒劲抽风,对进来的人开枪,但是他们不会对妇女怎么样,所以很多男人会先让女士进入酒吧,以确保环境安全,自己再进入,慢慢的就形成了这一礼仪。

 

 来源: http://www.prcba.com

 

 

于刚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说,有一些音是发不好,或者发不出来的。

 

 

今天攀达汉语就来总结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发音难点,也希望>>对外汉语老师们在教学中多多注意这几方面的纠音!

 

No.1 声母 “b d g”和“p t k”

 

这显然是>>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差别。大部分外国人都能发出来这些音,但是有些学生不习惯发出来,因为他们的母语当中没有这种吐气的音,如果发的特别明显,似乎不太礼貌。这时候老师一定要训练学生慢慢习惯汉语中特殊的送气音。

 

No.2  声母“f”和“h”

 

“f”发音的时候需要上齿轻咬下唇,“h”是舌根后音,两者发音部位和方法都不一样,只要强调好位置,是比较容易发对的。朝鲜族的人往往分不清这两个音,这和朝鲜语的语音习惯有关,如果你让他们读个“黑化肥发灰”,估计一部分人就变成了“花化回花灰”。

 

No.3 声母“l”“n”

 

这两个音对于老外来说难度似乎没那么大,教了这么多年也没发现有几个分不清的,但是,对于一些方言区的人来说,这个是最难的,“篮球”还是南球,尤其是这种后边加“n”的,对他们来说尤其困难,自己是感觉不出来的。其实,“n”是鼻音,“了”是边音,如果把鼻子捏住,“n”是肯定发不出来的,发“l”的时候,口腔要打开的比较大,发音不好,很多时候都是口腔没有正确的打开。

 

No.4 声母“z c s”“zh ch sh”和“j q x”

 

这几个音无论是对于外国人,还是国内方言区的人,区别起来都很困难,一不小心就读成了“我寄几”,所以在学完之后,一定要加强对比性的练习。“zh ch sh”要把舌头卷起来,但是也不要卷太多,否则听起来都像儿化。“j q x”是舌面音,读的时候嘴左右咧开,“z c s”是舌尖音,嘴不用左右咧开。

 

No.5 韵母 “e”

 

“e”可谓是外国人最不喜欢的一个韵母了吧,每次就算抻着脖子使劲也发不好,这就导致和e有关的“üe”“en”“eng”等受到牵连。大部分人发e的时候,口腔都没有打开,如果老师听起来觉得有什么不对,直接让学生把口腔上下打开的大一点儿,一定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No.6 韵母“u”“ü”

 

如果学生发不出来“ü”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发“i”,然后慢慢的把嘴唇拢圆,就变成了ü ü 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圆唇。但是当学生把ü发对了以后,又经常和u搞混,这时候老师需要强调一下发“u”的时候舌尖靠后,“ü”的时候舌尖靠前,这样就分开了。如果发音还是不饱满,或者uo和ou 傻傻分不清楚,一定要强调嘴唇撅起来,这样的u和ü才是最正确的。

 

No.7 “an”和“ang”

 

很多学生是可以清楚的发出ang的,但问题是,他们不能保持这个发音,总是发一下就落回了an,这两个音的主要差别在于一个是前鼻音,一个是后鼻音,不管是ang,eng 还是ing,发的时候后鼻腔一定要保持住。

 

发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需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初期尤其重要,我们都羡慕别人能说一口标准的英式或者美式英语,老外也一样,既然学了汉语,就争取抛弃洋腔洋调啦!

 

来源:http://www.prc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