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一汽奔腾官方获悉,一汽奔腾2022款奔腾B70及2022款奔腾T55正式上市;同时,一汽奔腾方面表示,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基础上推出购置税全免购车政策,2022年6月内购买一汽奔腾全系产品,均可享受购置税全额减免。
 
 
 
2022款奔腾B70精简至6款车型,官方指导价格为10.59万元-14.49万元。新车新增德曼红、棕色内饰;在智能配置上,新增ACC自适应巡航、360°全景影像、前车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等14项智能配置,同时加推2.0T入门车型。动力上,新车搭载中国一汽自主研发的智擎动力,2.0T最大扭矩340 N·m,额定功率为165kW。
 
 
 
2022款奔腾T55共5款车型,官方售价为8.59万元-10.49万元。从设计上来看,新车采用“光影哲学3.0之性感曲面”设计语言;在智能配置上,2022款奔腾T55配备D-life 5.3物联系统、L2+级自动驾驶等科技配置;动力上,2022款奔腾T55全系配备中国一汽第三代1.5T智擎动力。
 
 
来源:新京报

 

6月5日,华晨宝马发布《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2021可持续发展报告》。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报告中获悉,2021年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单车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降低7.8%,2021年生产过程废钢回收量为71000吨,2021年回收零配件旧件重量为867吨。

 

此外,报告显示,生产方面,2021年通过参与全国首次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华晨宝马实现绿电购买量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宝马制定了“中国供应链减排计划”,通过原材料和零配件、可再生能源电力、环境、健康与安全等八项工作模块推动供应链减排。低碳服务方面,截至2021年底,宝马在国内已整合了365713个充电桩作为统一的充电网络,覆盖全国318个城市。

 

按照宝马集团的规划,2022年电动化进程将再提速,量产和试生产纯电动车型预计为15款,覆盖约90%的豪华车细分市场。截至目前,宝马在华共提供5款纯电动车型。

 

来源:新京报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六个方面33项措施掷地有声。随着中央和各地稳经济“组合拳”的不断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效果如何?本报今起推出“倾听政策落地声音”系列报道,直击一揽子政策措施如何畅通实体经济血脉,让市场主体早受益、真解渴,看消费“加速度”,重燃“烟火气”。

  

“平时一天最多卖五六辆车,端午节当天就卖了十四辆,周末又卖出去三十辆!”虽然连日劳累,但一汽大众济南某4S店经理李明(化名)却“感到轻松”,“受疫情影响,我们店过去三个月的销量下滑60%,压力非常大。最近,看车买车的都回来了!”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多地调研发现,在购置税减半、多地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等政策刺激下,消费者购车热情被激发出来,国内车市正走在加速复苏的路上。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汽车消费持续升温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积极作用。

  

激发购车热情

  

“这款迈腾豪华版的原价是23.5万元,厂家优惠后的价格是20.5万元。在购置税减半后,可少缴9000元的税。另外,购买20万元以上车型的顾客,还可享受济南市5000元的消费券优惠。您在咱们槐荫区买车还会额外享受20%、也就是1000元的优惠。这样算下来,这辆车整整便宜了1.5万元!”刚走进李明的4S店,就有销售人员热情地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推销起来。

  

不光是李明的4S店,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消费券、购置税等优惠政策,不约而同地成为当下各大4S店的主力卖点。比如,在山东寿光广潍汽车工业园的上汽大众4S店,主题为“‘双补’驾到,惊喜翻倍”的巨大广告牌矗立在店中央,上面列明了每种车型的优惠明细,引来不少消费者驻足围观。

  

为鼓励汽车消费,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多地纷纷推出的消费券“大红包”也涌入车市。

  

不少车企也“自掏腰包”,进一步加码让利。比如,东风小康针对多款乘用车产品,推出全部减免购置税政策,并针对明星车型风光新580最高减免140%购置税。长安汽车也推出最高120%购置税补贴。

  

在多重“红包”的刺激下,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被激发出来。

  

6月5日上午不到十点半,浙江元通之星奔驰4s店便已“人满为患”。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展厅看到,样车周围满是客户,工作人员忙碌地讲解着车辆配置和购车政策。一旁的服务台处,还有不少客户正在办手续等待试驾。在展厅另一侧的会谈区和洽谈室里,早已坐满了人。

  

“补贴政策叠加的优惠力度还是很诱人的。”现场订购了一辆奔驰GLB200的陈姓夫妻为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笔账:车价大概是29.59万元,购置税减半加上杭州市拱墅区消费券8000元,能优惠2万多元,加上店内政策算下来能优惠5.5万元。“此时不买何时买?”他们问道。

  

刚刚给客户完成交车仪式的销售经理吴典几乎小跑着回到展厅,趁着下批客户看样车的空隙,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自6月新政出台后,店里的人流量明显增加了,成交量也上涨了近一倍。”

  

在走访多家不同品牌的汽车4S店后,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与相关政策出台前相比,6月以来各店销售额都大幅上涨。有的门店的销售额甚至增长了50%多。订车量增长也让现车供应出现一定缺口。

  

车市明显回暖

  

在多重“红包”激发的购车热情加持下,车市明显回暖。数据显示,中汽协据重点企业上报的周报数据推算,5月汽车行业销量完成176.65万辆,环比增长49.59%,同比下降17.06%。1至5月销量完成945.73万辆,同比下降13.11%,同比降幅相对前4个月明显收窄。

  

从各大车企披露的5月产销数据看,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例如,在5月最后一周销量拉动下,8家“造车新势力”公司5月同环比表现均实现正增长。

  

“实际上,随着疫情缓解,车市从5月中旬就开始缓慢复苏了。随着购置税减半、消费券等刺激政策密集出台,车市复苏进程进一步加快。在优惠政策刺激下,最近不光买车的多了,看车的也明显多了。如果潜在客户转化成购车订单的话,那么,下半年车市有望进一步向好。”李明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从实施范围还是刺激力度看,此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不但将明显加快车市复苏进程,而且有望使车市复苏的脚步走得更加扎实。

  

首先,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占2021年全年汽车购置税3520亿元的17%。“与2009年、2015年的减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相比,此次政策的实施范围更广,受益面更大。”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表示。

  

他介绍,在实施范围方面,前两次政策均针对的是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此次明确为2.0升及以下,预计大约有870万辆乘用车可以享受政策优惠。在受益面方面,此次政策优惠对象明确为单车不含税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乘用车,重点鼓励大众消费。

  

其次,从政策实施力度看,除上述政策外,各地还陆续推出汽车消费券等优惠措施。不少地方的优惠券从省、市、区县“层层加码”,购车优惠力度不可谓不大。

  

再次,从政策侧重点看,除直接受惠于购置税减征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消费也受到各地的大力鼓励和支持。海南省还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费用进行补贴。

  

成为稳经济重要抓手

  

在稳经济、促消费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复苏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业内人士指出,稳经济必须促消费,而汽车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高,增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07亿辆,居全球首位,汽车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

  

据机构测算,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值2.64元。汽车产业复苏,对稳住整个宏观经济大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各项相关措施落地见效,汽车消费将持续回稳复苏,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积极作用。”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

  

江海证券指出,按照此前乘联会的估计,政策有望对汽车零售额拉动13个百分点,将正向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1.3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政策刺激前提升10个百分点,对整体工业增加值增速正向拉动约0.3个百分点。

  

另外,我国已连续七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冠军宝座,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对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抢占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汽车产业复苏,新能源汽车产业重拾快速增长势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不过,应该看到的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仍面临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解决上述“卡脖子”问题,将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加快复苏和长期健康发展。

  

面对“缺芯”问题的制约,不少车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保供。比如,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我们采取双轨制、三轨制进行长期锁单,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芯片供应。我们对芯片公司进行直接采购,从零部件端开始进行布局和开发。”

  

面对锂、钴、镍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面,“保供稳价战”也已打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将加强锂、钴、镍等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抓好保供稳价,加快构建开发采购并举、国内国际互济的多元化资源保供体系。

 

来源:中国证券报

 

汽车出口逐步恢复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我国汽车出口放缓。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汽车出口17.1万辆,同比上涨10.3%,对比前3月57.2%的高增速,明显放缓。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定,中国汽车海外市场正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多因素致出口放缓

  

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进入2022年后,我国汽车出口量在1月份创下了单月新高,为23.1万辆,同比增幅达87.7%。不过,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汽车20万辆,同比增长33.6%;4月份出口汽车17.1万辆,同比增长10.3%,增幅连续两月缩小。

  

出口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多点散发,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受阻。3月份开始,国内两个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上海和长春的不少整车厂及零部件厂商减产或停产。比如,一汽集团在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在沈阳的工厂,以及上汽集团旗下上海多家工厂、特斯拉上海工厂等均宣布停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受疫情影响,进口零部件短缺,长三角地区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加上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不可控,致使汽车生产不畅问题突出。4月份,上海地区5家主力车企生产环比3月份下降75%,长春地区合资主力车企生产下降54%,其他地区总体下降38%,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的全国辐射效应凸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表示,4月份以来,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经历了严峻考验,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受到较大阻碍,生产供给能力大幅下滑。

  

除了生产和物流压力,国际复杂环境也给汽车出口带来冲击。中汽政研汽车产业政策研究部国际化研究团队指出,当前,俄乌局势复杂多变,西方制裁不断加剧,导致物流迟滞、原材料涨价、零部件断供等诸多问题,已对国内汽车产品出口和产业链发展造成冲击。

  

新能源优势依然突出

  

5月24日,运载24辆新能源汽车成套配件的铁海联运班列驶离广西柳州南物流中心,途经钦州港装船后运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去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大增,特别是新能源车出口量价齐升。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出口58.8万台,今年出口呈现持续走强态势。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车出口达17.97万辆,同比增长278.7%;出口额4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9%。

  

借助电动化、智能化先发优势,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发达国家要比传统燃油车顺畅许多。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的出口增速超过200%,对北美洲的出口增速超过100%。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不仅体现在销量和服务上,更体现在海外建厂等全球布局上。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海外有6个生产基地,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新能源汽车出口爆发式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国高度重视协调传统汽车企业与电动汽车企业积极性,充分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极大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在管理部门、科研、能源等不同领域的协同合作。其次,自主品牌车企在妥善处理好多种技术路线问题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动力电池等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突破,更借助于国内智能芯片企业产品研发快、与用户联系紧密等优势,在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成功实现“换道超车”。再次,得益于各大汽车企业对消费者多样化诉求的及时响应,中国自主品牌为满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多元化需求而纷纷聚焦不同细分领域,研发出各种多样化、多功能的产品。

  

保稳提质坚持“走出去”

  

“在未来长安的销量中,海外市场份额要超过30%。”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达如此决心。今年前4个月,长安汽车出口销量占总产量的13%,去年这一数字为5%。

  

崔东树表示,目前汽车产业链企业逐渐从“救火式”应急反应,转变为常态化的高韧性供应链管理。要重塑供应链信心,稳定政策预期,建立更强大的信息共享体系,让中国汽车供应链体系保持在世界汽车产业的核心地位,让中国汽车在世界有更大份额。

  

掌握核心技术为中国汽车“走出去”增添了底气。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目前中国车企的驱动电机技术基本与国外水平同步,大部分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电机控制方面也基本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动力电池方面,中国企业更是走在了前列。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走向汽车产业强国的重大机遇。崔东树认为,国内车企要强化供应链韧性,提升供应链战略规划、管理及执行能力;要在现有供应链体系中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能力,以快速准确评估重大风险对企业销量及利润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要提高相应的核心能力,包括供应链战略设计、动态集成供应链规划、端到端供应链数据透明化及协同、运营模式优化。

  

汽车“走出去”还要保稳提质。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在开放竞争环境下,汽车产业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汽车行业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提高技术和产品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汽车企业要充分把投资和贸易结合起来,利用好国内的外贸政策,尤其是在一些零部件领域,要充分借助我国和一些国家、地区商定的高标准自贸协定的政策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5日电 沈阳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提出促进汽车消费,实施1亿元汽车消费补贴政策。

  

文件明确,全年开展5次以上汽车展销活动,每场活动给予主办方最高不超过20万元补助。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同时,支持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对投资建设并投入运营的公共充(换)电设施,按照直流充电设施30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施100元/千瓦、换电设施600元/千瓦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换电设施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座;对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公共或对外开放的充(换)电设施经营企业,按照0.1元/千瓦时给予运营补贴。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我国汽车出口放缓。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汽车出口17.1万辆,同比上涨10.3%,对比前3月57.2%的高增速,明显放缓。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定,中国汽车海外市场正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多因素致出口放缓

  

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进入2022年后,我国汽车出口量在1月份创下了单月新高,为23.1万辆,同比增幅达87.7%。不过,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汽车20万辆,同比增长33.6%;4月份出口汽车17.1万辆,同比增长10.3%,增幅连续两月缩小。

  

出口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多点散发,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受阻。3月份开始,国内两个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上海和长春的不少整车厂及零部件厂商减产或停产。比如,一汽集团在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在沈阳的工厂,以及上汽集团旗下上海多家工厂、特斯拉上海工厂等均宣布停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受疫情影响,进口零部件短缺,长三角地区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加上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不可控,致使汽车生产不畅问题突出。4月份,上海地区5家主力车企生产环比3月份下降75%,长春地区合资主力车企生产下降54%,其他地区总体下降38%,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的全国辐射效应凸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表示,4月份以来,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经历了严峻考验,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受到较大阻碍,生产供给能力大幅下滑。

  

除了生产和物流压力,国际复杂环境也给汽车出口带来冲击。中汽政研汽车产业政策研究部国际化研究团队指出,当前,俄乌局势复杂多变,西方制裁不断加剧,导致物流迟滞、原材料涨价、零部件断供等诸多问题,已对国内汽车产品出口和产业链发展造成冲击。

  

新能源优势依然突出

  

5月24日,运载24辆新能源汽车成套配件的铁海联运班列驶离广西柳州南物流中心,途经钦州港装船后运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去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大增,特别是新能源车出口量价齐升。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出口58.8万台,今年出口呈现持续走强态势。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车出口达17.97万辆,同比增长278.7%;出口额4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9%。

  

借助电动化、智能化先发优势,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发达国家要比传统燃油车顺畅许多。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的出口增速超过200%,对北美洲的出口增速超过100%。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不仅体现在销量和服务上,更体现在海外建厂等全球布局上。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海外有6个生产基地,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新能源汽车出口爆发式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国高度重视协调传统汽车企业与电动汽车企业积极性,充分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极大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在管理部门、科研、能源等不同领域的协同合作。其次,自主品牌车企在妥善处理好多种技术路线问题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动力电池等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突破,更借助于国内智能芯片企业产品研发快、与用户联系紧密等优势,在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成功实现“换道超车”。再次,得益于各大汽车企业对消费者多样化诉求的及时响应,中国自主品牌为满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多元化需求而纷纷聚焦不同细分领域,研发出各种多样化、多功能的产品。

  

保稳提质坚持“走出去”

  

“在未来长安的销量中,海外市场份额要超过30%。”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达如此决心。今年前4个月,长安汽车出口销量占总产量的13%,去年这一数字为5%。

  

崔东树表示,目前汽车产业链企业逐渐从“救火式”应急反应,转变为常态化的高韧性供应链管理。要重塑供应链信心,稳定政策预期,建立更强大的信息共享体系,让中国汽车供应链体系保持在世界汽车产业的核心地位,让中国汽车在世界有更大份额。

  

掌握核心技术为中国汽车“走出去”增添了底气。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目前中国车企的驱动电机技术基本与国外水平同步,大部分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电机控制方面也基本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动力电池方面,中国企业更是走在了前列。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走向汽车产业强国的重大机遇。崔东树认为,国内车企要强化供应链韧性,提升供应链战略规划、管理及执行能力;要在现有供应链体系中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能力,以快速准确评估重大风险对企业销量及利润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要提高相应的核心能力,包括供应链战略设计、动态集成供应链规划、端到端供应链数据透明化及协同、运营模式优化。

  

汽车“走出去”还要保稳提质。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在开放竞争环境下,汽车产业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汽车行业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提高技术和产品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汽车企业要充分把投资和贸易结合起来,利用好国内的外贸政策,尤其是在一些零部件领域,要充分借助我国和一些国家、地区商定的高标准自贸协定的政策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浪科技讯 6月2日上午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近期多次表示,他不喜欢员工采用远程办公的工作方式。本周三,他在Twitter的一条内容下方评论称:“任何希望远程工作的人每周至少(我是说“最少”)工作40小时,要么就应该离开特斯拉。”这条Twitter内容本身似乎是他给特斯拉高管团队的一封邮件。随后,“马斯克要求员工每周在公司40小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直呼,“五天八小时,周末还双休?那里是天堂吗?”

 

 

来源:新浪科技

 

      蔚来将在6月15日晚举行线上发布会,发布全新SUV——ES7。与此同时,蔚来预计还会在线上发布2022款ES6/EC6/ES8三款车型,及老车型智能座舱硬件升级方案。

 

 
蔚来ES7线上发布会
 

  据了解,蔚来ES7当前已登录工信部目录,此前官方表示将于年内交付,ES7将成为蔚来NT2.0平台交付最快的一款车。目前,有关ES7的各种信息已先后曝出。该车定位中大型5座SUV,是NT2.0平台的第二款车。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912/1987/1720mm,轴距为2960mm,介于ES6和ES8之间。

 

 

  外观方面,蔚来ES7采用了最新的家庭风格X-Bar设计语言,整体看起来更强大、更具有力量感,增添了整车的运动氛围。

 

  配置方面,车顶采用“瞭望塔”设计,车顶中线前端安装了激光雷达,前端两侧配备了高位摄像头;车尾顶部还配有一个后视摄像头,智能化水平与蔚来ET5、ET7基本一致。另外,该车还配备NT2.0自动驾驶硬件、沉浸式音响系统、空气悬架、电动吸门和座椅按摩等高成本功能配置。

 

  动力方面,蔚来ES7采用了ET7相同的动力总成,前后双电机功率分别为180kW和200kW,总功率达到了380kW,总峰值扭矩达到了850N·m

 

来源:C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