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全国爱眼日。由于疫情原因,之前部分地区鼓励市民居家办公,学生们也采用网课形式进行学习,因长期面对电子屏幕或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而引起的眼部疾病逐渐成为困扰大人与小孩的问题之一。据了解,疫情期间,因眼部不适而前来嘉会咨询与就诊的患者较疫情前上升约20%。除了近视问题以外,另一个眼底疾病也成为许多现代人的困扰之一:视网膜脱离。

 

最近,前来上海嘉会国际医院问诊的患者中,有不少患者反映,眼前偶尔会有闪光感或出现飘动的小黑影,但过一会儿就有所缓解,起初不以为意,但过段时间发现情况越来越严重。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眼科翁欣瑜医生提醒道,这些刚开始容易忽略的症状有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如不及时医治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图说:明天是全国爱眼日,眼科医生提醒重视眼疾 采访对象供图

 

视网膜是眼球壁最内层的膜状组织,正常的视网膜是与眼球壁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它分为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两层之间有一个潜在的间隙,这个间隙有水进去的时候就会造成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分离,就形成了视网膜的脱离。 因此视网膜脱离并不是视网膜全部从眼球壁分开,只是两层之间分开而已。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当视网膜脱离以后感光细胞就不能够发生作用,不能感知到光线,从而造成视觉障碍。

 

视网膜脱离的症状进展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闪光感、飞蚊症增多)、进行期(闪光感、飞蚊症,黑影飘动、遮挡感并伴随逐渐扩大、视力下降)、继发期(眼痛,眼胀,眼红)及晚期(失明,眼球萎缩)。“一般情况下,视网膜脱离一旦发生,就会逐渐进展,随着脱离的范围不断扩大,眼前的遮挡感,会逐渐向视野中心移动,视力急剧下降,最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而脱离的时间越长,恢复的可能性越小。所以,对于这种疾病,原则来讲,越早手术预后越好。”翁欣瑜医生分享道。

 

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原因较多,比如常见的包括眼部外伤、高度近视、视网膜后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后巩膜炎、脉络膜肿瘤等眼部疾病等。不同疾病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的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三种,有时候这几种不同种类的视网膜脱离也会同时发生。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在视网膜上出现了一个裂孔, 常见于高度近视眼、外伤的患者,因为视网膜上存在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由裂孔进入,而造成视网膜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一般都是由疾病所引起来的,比如葡萄膜炎,就会产生炎性渗出的液体,这些渗出的液体就会聚集在视网膜的下层,形成视网膜脱离。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常见于眼底视网膜病变。比如糖尿病,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各种原因造成眼底出血,当出血凝集以后就会形成积化的条索,也就是视网膜增殖膜,它的收缩会对视网膜造成牵引力,继而形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另外,外伤或老年人在玻璃体发生后脱离的过程中,玻璃体也会牵拉视网膜形成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时常也会伴有裂孔。

 

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视网膜脱离,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早期视网膜脱离可以考虑进行激光治疗封住裂孔,制止网脱继续扩大。但当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广泛时,就需要手术治疗。另外,对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葡萄膜炎、后巩膜炎、恶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脉络膜肿瘤等眼部疾病 。”嘉会眼科翁医生说道,“当然,预防大于治疗,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做好预防,也可以有效减少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1. 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的群体往往眼轴较长,周边视网膜较薄且容易变性,有的甚至有潜在的裂孔,所以在外力(眼部外伤或头面部碰撞时)作用下,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所以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打篮球等容易撞击头部的运动,并建议每年定期随访一次眼底检查,如果发现裂孔,需要及时激光处理,可以有效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2. 中老年人群:中老年群体在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生理过程中,容易造成裂孔或牵拉导致视网膜脱离。由于这类人群本身因年龄增长会存在视力衰退的情况,所以容易忽略掉一些症状,建议如果突然有明显飞蚊症增多的情况下,需及时查眼底,排除早期视网膜脱离。

 

3. 有眼部基础疾病人群:其他有眼部疾病的患者如眼底病变或葡萄膜炎等,要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并发视网膜脱离。

 

嘉会眼科提醒,如出现突然飞蚊症增多、闪光感或眼前黑影飘动等不适症状,建议联系专业眼科医生,及时进行眼底检查,警惕视网膜脱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来源:新民晚报

 

 

 

据市热带病医院越-英感染科主任胡邓忠义博士、医生今(4)日告知,该医院正收治一名从科特迪瓦入境的恶性疟疾病人。此前,该医院也为一名喀麦隆入境病人治疗,现已康復出院。

 

 

据此,病人是一名中国籍男子,63岁,从科特迪瓦入境。当抵达新山一机场时,因出现发烧症状,故获送至医院检查。检测结果显示,疟疾寄生虫密度较高、肾臟衰竭、肝臟损害等。医院已使用疟疾特效药结合许多辅助治疗设施积极治疗。
 
 
此前,该医院也为一名24岁女留学生病人治疗,她家住平盛郡,并刚从喀麦隆返国。在回国一天,她发烧,有服药但无效。直到第六日,做血液检测后发现疟疾寄生虫并在市热带病医院治疗。她入院时处于昏迷、黄疸、疟疾寄生虫密度较高、贫血及尿液出现棕红色等状态。经过治疗过程,她已康復出院。
 
 
胡邓忠义博士、医生指出,目前,疟疾病十分罕见,故一般病例都发现比较迟。疟疾病的症状经常被误为登革热病及若干正普遍的其他感染病。因此,我们须仔细分析有关流行病学因素。
 
 
来源:西贡解放日报

 

 

2021年,我国共有47个创新药,再创历史新高,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上市持续加快,优先审评效率大幅提高。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21年药品审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1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审评通过受理注册申请11658件,同比增长13.79%。

 


创新药注册申请大幅增长

 


《报告》显示,2021年受理创新药注册申请(包括临床试验及上市申请)1886件,涉及998个品种,同比增长76.10%。以药品类型统计,创新中药54件(51个品种),总比增长134.78%;创新化学药1166件(508个品种),同比增长55.05%;创新生物制品666件(439个品种),同比增长125%。

 


临床试验申请方面,从2017年至2021年的这5年时间,创新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量逐年递增,2017年仅有74件,到2021年增长到643件。上市申请受理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7年仅有2件,2021年提升为23件。

 


创新化学药的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量也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17年、2018年分别只有378件、372件,2019年增至552件,2020年虽然遭遇新冠疫情,但受理量也达到了721件,2021年更是猛增至1134件。上市申请受理量波动不大,5年里分别为21件、36件、21件、31件及32件。

 


创新中药的临床试验申请2017年及2018年每年均有31件,但2019年及2020年是低谷,分别只有15件、17件,2021年增长至44件。不过,在上市申请受理量上,2017年为0件,2021年达到了10件。

 


从审结的注册申请情况来看,2021年1744件创新药注册申请审结,涉及943个品种,同比增长67.85%。在审结的注册申请中,共有47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创新中药11个,创新化药24个、创新生物制品12个。按境内外生产地划分,47个创新药中,有45个均在境内,仅2个为境外生产。

 

对比近五年来的创新药上市注册申请获批情况,2021年合计达69件(涉及47个创新药),实现了大幅度增长,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分别为3件、17件、20件、30件。

 

创新生物制品更青睐肿瘤领域

 


近几年来,药企对于生物制品的研发热情高涨。2021年,CDE共审结1920件需技术审评的生物制品注册申请,其中,预防用生物制品234件,治疗用生物制品1676件,体外诊断试剂10件。以注册申请类别统计,临床试验申请共830件,同比增长47.16%,生物制品上市申请181件,同比增长98.90%,补充申请860件,境外生产药品再注册申请49件。

 

从适应症来看,肿瘤领域依然是企业布局最多的领域。在获批的生物制品临床试验中,抗肿瘤药物最多,达到449件,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预防性疫苗(44件)及第三位的皮肤及五官科药物(41件)。在建议批准的生物制品上市申请中,抗肿瘤适应症依然排在第一位,有60件,其次为血液系统疾病药物(26件)、内分泌系统药物(23件)等。

 

临床急需境外新药注册申请100%审结

 

2021年,CDE持续优化审评流程、严格审评时限管理、加快审评速度、强化项目督导,全年整体按时限审结率98.93%。其中,临床急需境外新药的按时限审结率达到100%。在81个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品种中,截至2021年底,已有54个品种提出注册申请,51个获批上市。

 

境外生产药品再注册的按时限审结率同样达到了100%。其次为直接审批、临床模式许可、补充申请,均超过了99%。

 

变动幅度最大的是新药上市申请(NDA),2020年NDA按时限审结率仅为55.5%,2021年提高至93.68%。除此之外,优先审评审批的按时限审结率从2020年的72.87%提升至9.15%,ANDA(仿制药的简略新药申请)的从76.77%提升至95.68%,一致性评价的从89.01%提升至98.8%,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取得历史性突破。

 


542件注册审请未被批准

 

《报告》显示,2021年,经技术审评后,审评结论为不批准/建议不批准的药品注册申请542件,其中,359件属于因申请人未能在规定时限内补充资料的情形,占全年不批准/建议不批准总量的66.3%,包括中药9件、化学药349件、生物制品1件。183件注册申请主要存在申报资料无法证明申请注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等缺陷问题,包括中药14件、化学药126件、生物制品43件。

 

药品注册申请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研发立题、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合规性及其他方面。与往年相比,出现了新的问题,即申请人未按在临床试验申请前沟通交流时监管方提出的补充资料要求提交研究资料,导致审评过程中发现临床试验研究内容缺项。根据规定,申请人在药物临床试验申请的审评期间不得补充新的技术资料,致使审评不通过。

 


对此,CDE建议,企业应充分重视药物开发立题依据,立足于临床需求,尤其应重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问题,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避免群体化、低水平、重复性创新;利用好沟通交流机制,并充分遵循沟通交流达成的共识;加强创新药物开发的前期基础研究,对某些新机制、新靶点宜做充分的成药性评估,开展尽可能多的概念验证研究,以降低后续开发风险,避免造成研究资源浪费;创新药商业开发策略应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重视成药性证据链的完整性,尽量减少非科学因素对开发进程的干扰。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医生,我这里突然长了肿块!”

 

“你这不是肿块,是蜱虫。”

 

近日,家住径山的沈阿姨在就诊时被医生告知,她身上的肿块竟是一只吸血的虫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故事要追溯到十多天前,62岁的沈阿姨独自上山挖笋。

 

当晚,沈阿姨洗澡时摸到左大腿的内侧突然长了黄豆般大小的肿块,她当时没在意,但几天后,她发现肿块逐渐变大变红,长成了约大拇指指甲盖大小,感觉不对劲的沈阿姨急忙来到杭州市一医院集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皮肤科就诊。

 

皮肤科俞仲国医生接诊后,仔细检查发现,沈阿姨的肿块是一只蜱虫,经消毒、清洗,俞仲国将蜱虫从沈阿姨身上取下来。

 

俞仲国医生介绍,沈阿姨身上的这只蜱虫,外壳偏淡黄色,和人体皮肤颜色相近,不易被发现,他推断沈阿姨可能是在上山挖笋时被咬的,十多天里蜱虫一直吸血变大,长成了近2cm的巨型蜱虫。

 

 

“一般成虫大小在0.2-1cm,这是我从医43年以来见过最大的蜱虫”,俞仲国说。

 

蜱虫小知识

 

蜱虫,也称牛虱、狗豆子、草爬子,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巴贝西虫病、蜱传斑疹伤寒等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4月至10月是蜱虫活跃期,俞仲国建议市民少去花草树木较多的地方,如需要去,最好穿长衣长裤,袖口、领口、裤腿要扎紧,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

 

带宠物去户外玩耍后,也一定要认真检查宠物,避免将蜱虫带回家里,同时做好个人清洁,注意头皮、耳后、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这些皮肤褶皱处,如果突然有长黑痣、肿块等等情况,则要考虑是否被虫叮咬,及时就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宓铭芳 记者 何丽娜

 

 

 

夏天到了,将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装入小布袋或荷包内,佩戴在身上可以起到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医生魏帼表示,香囊适合大部分人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孕妇,或本身患有严重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还是尽量不要选择佩戴香囊,过敏的人群也不适合佩戴香囊。

 

“香囊通常都会随身、长期佩戴,在药物的选择上,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中药材。”魏帼提醒,如果想要通过佩戴香囊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最好还是先咨询中医师,再做定夺。

这里魏帼给大家推荐2款不同功效的香囊:

避免苦夏的香囊

气温升高,人们很容易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或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的情况。这时,可以用苍术、藿香、木香、檀香、香附、青木香、沉香、陈皮、甘松等中药研粉,放入香囊中,有醒脾开胃的作用。

醒神开窍的香囊

夏季空气湿度较大,很多人会有精神困倦、乏力思眠的情况,这可能和湿邪蒙蔽心神有关。这时,可以使用一些麝香、石菖蒲、安息香、龙脑、苏合香等具有醒神开窍作用的中药制作香囊,达到振奋精神、提神醒脑的作用。

 

来源:新京报

 

 

今年5月初以来,永州市流行性感冒病例报告数上升明显,发病人群以中小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约占9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预计全市流感疫情在未来几周内仍呈高发态势,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大。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从日常生活入手,科学预防流感发生传播。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手;保持环境清洁和室内通风;减少人群聚集,外出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腔;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出现呼吸道等症状应居家休息,尽早就医。

 

2、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3、学校、托幼机构等。要严格落实好晨午检、学生因病缺课追踪登记、疫情报告、通风消毒、健康教育等疫情防控措施,建议对学校师生全员开展流感疫苗接种。

 

4、其他公共场所。一是要常通风消毒,二是在基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要在入口处做好对人群的体温检测和指导正确佩戴口罩。

 

来源:红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姜梦婷 秦琪琪

 

近日,饱受排尿不畅、尿淋漓等排尿问题困扰的王大伯来到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

 

当班医师傅阮磊对王大伯进行了简单的泌尿专科查体,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在王大伯下体内可以很明显摸到一个坚硬的圆柱状物体!

 

经过住院全面检查,王大伯尿道内有一个巨大的“石笋”,长度有8cm,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尿道!

 

像如此大的结石,从尿路系统排下来的可能微乎其微,可以确定为原发性结石,而尿道异物就是原发性尿道结石的成因之一。

 

再三追问下,王大伯终于说出实情,原来他在多年前的膀胱手术后出现了排尿不畅等症状,后来为了疏通尿道,就把自制的塑料薄膜管插入了尿道。没想到塑料管进去后,怎么也取不出来,又不好意思和家人说,最后拖到了现在。

 

在明确王大伯的情况后,阮医师给王大伯做了尿道镜和尿道造影检查,发现王大伯的前尿道同时合并有重度狭窄,这提高了手术治疗难度。

 

医院泌尿外科团队通过多种器械成功将狭窄的尿道扩张成功,然后在泌尿外科碎石航母的帮助下,将“石笋”打碎取出,证实了结石核心的确是塑料状编织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伴随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家长对孩子的视力日益重视,近年来OK镜的热度也再次攀升。专业医生表示,OK镜只能控制度数,并不能根治近视,患者佩戴OK镜前要做好相应检查,确保符合要求,佩戴后也要做好随诊观察。此外,预防近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以左眼做对比,戴OK镜前3个月,眼轴增长0.17毫米,这3个月放缓到0.03毫米。”走出北京某三甲医院眼科诊室,陈脉长舒一口气,心想:“家里的‘小眼镜’有救了。”

 

去年,8岁的女儿西西开始眯着眼看东西,陈脉带她去验光才知道,已经发展出双眼150度近视。经过最初的慌乱与自责后,陈脉听从医生的建议,为西西选择了OK镜。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为缓解孩子近视,一些家长寄希望于OK镜。OK镜的原理是什么?它对所有孩子都有效果吗?长期佩戴是否会对孩子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OK镜能控制度数但不能根治近视

 

外敷、耳贴、矫正仪……西西刚查出近视时,陈脉病急乱投医,尝遍各类偏方却收效甚微。她被医生告知,近视无法治愈,只能尽早干预以延缓发展速度。

 

医生给陈脉提供了两种干预方案,佩戴框架眼镜或者OK镜,二者矫正效果相同,区别在于后者只需夜间佩戴,且控制效果更佳。

 

中国儿童视觉与保健学组委员、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医师沈苓介绍,OK镜形似隐形眼镜,是一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需在夜间连续佩戴6~8小时,使角膜中央受挤压而变平坦,并在惯性之下维持整日。

 

沈苓分析称,近视与眼轴拉长、曲率异常等密切相关,人在3岁左右角膜曲率达到稳定状态,而眼轴会随着身体发育持续增长,所以对于后天近视,控制度数就是控制眼轴。

 

“佩戴OK镜是一种可逆的物理矫正,停戴之后假以时日,角膜可回弹至原来的屈光状态。角膜形状改变后会产生‘近视性离焦’效果,在确保中央对焦之外,让周边光线依然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给视网膜释放‘向前调节’的生长信号,从而减缓眼轴增长速度。”沈苓说。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近视防控指南》,长期佩戴OK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约0.19毫米/年。这与沈苓的临床观察相符:“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增长大约200~300度。不加干预的话,一般孩子每年增长100度左右,使用OK镜则平均降低50~60度。”

 

佩戴OK镜要符合相应条件

 

据了解,OK镜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引入国内,并一度风靡全国。但短短几年间,多地出现因佩戴OK镜引发视力受损乃至失明的案例,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近年来OK镜的热度再次攀升。记者发现,北京各大医院的角膜塑形镜门诊“一号难求”,多位家长表示“工作日要排10天左右,节假日根本挂不上”。

 

从业28年,沈苓见证了OK镜口碑的反转。她告诉记者,此前OK镜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参与者缺乏资质,产品被大量仿制。另一方面是宣教不足,有的家长对镜片护理不当,“比如图省事,用自来水代替清洗液,导致棘阿米巴原虫感染。”

 

近些年,OK镜被纳入“三类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管理,进一步明确佩戴指征,并发展出更为完善的验配规范。

 

沈苓表示,患者年龄须在8周岁以上,近视一般不能超过600度,散光不大于150度。“如果角膜天生平坦,塑形空间较小,容许的度数可能进一步降低。”

 

据了解,佩戴者不能患有眼部或全身性、系统性疾病。验配之前,要做裂隙灯、验光、眼底、眼压、角膜地形图等等一系列检查,如果指征符合且试戴无不良反应,方可定制镜片。配镜之后,家长要遵医嘱及时对镜片、附属用品进行消毒护理,并在佩戴后一天、一周、一个月带孩子复诊,此后每三个月随诊观察,以确保镜片与眼部状态相吻合。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核心材料多为外国进口,OK镜的佩戴费用居高不下。陈脉算过一笔账,一副镜片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维护好的话,可以戴一年半,加上日常配合使用的眼药水、护理液等,一年总费用接近一万五千元。

 

改善用眼习惯更为重要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戴OK镜都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牙签儿太太”是一位育儿博主,她的女儿小黑戴镜接近一年半。虽然母女俩已经建立起足够默契,但谈及最初的“惊险时刻”,妈妈仍心有余悸,“有一次她过于紧张,使劲闭眼,镜片滑到眼底,把眼白硌青了,吓坏了我。这之后,接连几天都又哭又闹不睁眼。”

 

“自从孩子开始戴这个,我就再也没睡过懒觉,一番清洗、取戴折腾下来,大人孩子都清醒了。”为保证6~8小时的佩戴时间,陈脉过上了周末也定闹钟的生活。医生要求不能揉眼睛、不能趴着睡,刚开始那几天,她每晚都睡不踏实,恨不得时刻守在西西身边。

 

和众多家长一样,陈脉逐渐意识到,戴上OK镜,只是这场近视防控持久战的开端。

 

“近视的发生、发展由遗传因素和用眼习惯共同决定。在以医学手段进行干预之外,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尤为重要。”沈苓建议,每天至少保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高强度光照会刺激眼部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增长;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遵循“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5米以内)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6米)以外的景物持续休息20秒;还要注意“一拳一尺一寸”的读写姿势,注意房间采光良好、营养摄入均衡、睡眠充足。(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