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CPI同比下降0.5%,系1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反映生产品价格的PPI同比下降1.5%。

 

  CPI和PPI双双为负。对于是否通缩,市场需要担忧吗?

 

  需要指出的是,PPI的环比涨幅创下年内最高。也就是说,实体经济还在回暖,供需逐渐改善,市场信心提振,CPI指标为负,在特殊时期更多是统计学上的意义,并不能指导现实。

 

  很多机构明确指出,去年的高基数及猪肉价格是拖累11月CPI的主因。市场对此解释也是信服的,因此情绪并没有大幅波动,对CPI做出过度反应。

 

  但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还在缓慢的爬坡过程中,消费也处于修复之中,这种情况下,CPI将维持低位。这段时间,特别是国际市场环境还充满不确定性,因此,通缩压力确实或多或少存在,但通缩趋势不会有。

 

  不怪市场动不动就担忧,因为通缩实在是对经济影响巨大,及时预判而进行逆周期调节,一直是凯恩斯时代各国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首选。对通缩的警惕,通常伴随着宏观经济调控的全过程。对通缩的警惕,有时候是一件好事。

 

  通缩的危险在于持续下跌的物价将抑制投资和生产,在学界和政府眼中,通缩比通胀更加危险。通缩对一国经济的损害程度,只需以日本为鉴,便可明白。

 

  通缩总是和有效需求不足联系在一起,市场不是差钱,而是差可以挣钱的投资机会。判断通缩是否来临,可以从物价、货币和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来判断,即物价是否全面下降,货币是否供给不足,经济增长是否出现衰退。显然,中国经济当前并非如此,相反,还有可能是今年唯一增长的G2O经济体。

 

  中国这样体量的大经济,将更多依靠内需来实现增长。市场经济发展到最后,就是内需的较量,就是制度和法律的竞争。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多粗疏之处,营商环境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通过制度供给可以“无中生有”出一片广阔的市场。

 

  我们应当努力去建设高标准的市场经济,包括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权力放进制度笼子;进一步减税降费,减少寻租空间,减少行政干预;进一步打开市场和开放服务业,用行动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如此,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之中,我们才能保持战略定力,从容转圜。(来源:北京商报)

 

 

 

      制造业国内供需强劲复苏,外需改善幅度虽逊于内需,仍保持扩张;需求恢复带动企业增加用工,就业指数改善;预计疫情后经济复苏还将维持数月,宽松政策退出需稳妥设计。

 

 

     【财新网】(记者 程思炜)疫情后经济恢复持续加速,11月中国制造业运行出现十年来最强劲改善。12月1日公布的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4.9,高于10月1.3个百分点,为2010年12月以来最高值。

 

  这一走势与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制造业PMI录得52.1,较10月回升0.7个百分点,升至2017年10月以来最高。

 

  经济正常化节奏加快,制造业供给、需求复苏同步加速,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录得十年来最高值。企业普遍反映,产量增长的原因是新订单增加,以及年初因疫情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得到修复。

 

  外需方面,虽然新出口订单改善幅度略逊于内需,但连续四个月保持扩张,且较上月有所提速。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生产受限于尚不明朗的疫情形势,国内企业出口订单有所增加。

 

  供需强劲增长正逐步传导至就业市场,助推就业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就业扩张力度虽不及供求,但11月就业指数仍录得2011年6月以来最高值。越来越多的受访企业开始增加用工,以应对强劲的市场需求。

 

  面对订单快速增长,产成品库存、采购量、原材料库存同步增加,对应三个指数分别录得2018年3月、2011年2月、2010年3月以来的最高值。市场的活跃也使得供应商供应时间有所延长。调查样本企业普遍表示,增加库存是鉴于销售改善,整体市况转强。

 

  11月制造业企业出厂价格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在扩张区间同步上升。受访企业反映,当月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其中重要原因,工业金属涨价尤其明显。旺盛的需求叠加成本上升推高出厂价格进一步上行。

 

  对未来一年的产出前景,企业保持强劲乐观,但信心度较10月轻微减弱。企业的乐观预期来自公司扩张、国家扶持政策,以及对疫情一旦结束全球经济将会反弹的预期。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11月制造业总体复苏节奏继续加快,供给、需求两侧同步向好,就业明显改善,海外需求继续保持扩张态势。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制造业企业主动补库存,对未来一年经济前景较为乐观,企业家信心指数维持高位。从趋势上看,预计后疫情时代经济的恢复还将持续数月;与此同时,内外部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疫情期间推出的相关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还需更加稳妥的设计。

 

 

      格隆汇 11 月 26日丨远东发展(00035.HK)发布公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实现收益31亿港元,同比减少39.2%;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及经调整现金溢利分别按年减少51.1%及50.0%至3.5亿港元及5.17亿港元;每股盈利14.8港仙,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

 

  收益减少主要原因为(i)落成的物业发展项目减少导致有关收益减少及(ii)2019冠状病毒病对酒店、停车场及博彩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毛利(扣除酒店、停车场及博彩资产折旧前)("经调整毛利")为12亿港元,而2020年财年上半年则为18亿港元。 

 

  物业销售收益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约为23.24亿港元,较2020年财年上半年减少36.9%。所确认之收益的主要项目为墨尔本West Side Place(第一座及第二座)、新加坡Artra以及香港、上海及广州项目之余下存货。2021年财年上半年录得毛利约8.64亿港元,按年下跌22.1%,原因为竣工项目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自2020年初以来,全球旅游业及商务流量大幅下降,受此影响,2021年财年上半年酒店业务及管理之收益较去年下跌53.2%至约为3.63亿港元。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由于世界各地的整体酒店平均房租("平均房租")及入住率("入住率")均有所下降,集团酒店业务的经调整毛利率由2020年财年上半年的60.2%下降至47.5%。

 

  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停车场业务及设施管理的收益按年大幅减少44.0%至2.22亿港元,主要由于相关政府实施封锁及相关旅游限制。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录得经调整毛利约为700万港元。

 

  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博彩业务的收益按年下降44.6%至约8000万港元(扣除博彩税)。收益下降主要由于捷克政府宣布于2020年4月至6月暂时关闭赌场以及2021年财年上半年自The Star股份收取的股息为零。

 

  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集团整体表现受制于自2020年初起爆发之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全球旅游限制之後,又有不同程度的业务暂停,集团之经常性收入业务备受打击。集团之若干酒店及博彩业务被迫暂时关闭,不可避免地对集团的经常性收入业务构成影响。尽管如此,集团仍能获利,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3.5亿港元,较2020年财年上半年的7.15亿港元减少51.1%。

 

  于2020年9月30日,集团的累计预售价值约达134亿港元,而约552亿元的目前住宅发展项目组合及已竣工发展项目使集团未来之盈利前景明朗。集团将透过分配资源至预期会录得长期增长之地区且区内房地产周期为集团提供更高风险调整回报之地区,选择性扩展发展项目组合。

 

  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集团成功将其若干酒店资产重新定位,为长住客人服务,并推出相关住宿套餐,针对需要自我隔离的回港人士。由于采取上述策略,集团的酒店于2021年财年上半年获得盈利。展望未来,随着香港政府宣布中国内地旅客以外的所有旅客均须在酒店进行检疫,以及与邻近国家建立旅游气泡的可能性,预期香港酒店业的市场气氛将回暖,迈向进一步复苏之路。此外,中国内地酒店业于2020年初遭受重创之后,随着国内跨省旅游重启而呈现令人鼓舞的回升。

 

  集团之酒店业务继续扩大,13间新酒店正在发展中,其中部分预期最早于2022年财年可为集团下一个增长阶段作出贡献。集团对长远未来仍然审慎乐观,并处于有利位置,当各地的限制措施开始解除,将可把握休闲及商务旅游复苏的势头。同时,集团对潜在出售机会持开放态度,以将其酒店资产的价值变现及将资本循环投资。

 

  于2020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金状况维持稳健,约为72亿港元,有可动用未提取信贷融资52亿港元,以及价值44亿港元之多项不附带产权负担的酒店资产。集团会继续以审慎有序的方法管理财务状况,同时确保有效运用资本。(来源:格隆汇)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1月16日到11月22日的一周内,房企境内外债券共发行19笔,较前一周减少5笔,融资(含计划)金额约222.2亿元,融资金额环比前一周减少19.8%。

 

  具体来看,境内债市规模收缩明显,期内房企新发行境内债券126.6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30.1%。境外债市较为平稳,规模与前一周基本持平。上周境外债发行7笔,发债规模约合人民币95.6亿元,环比微降0.2%。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主要受到相关债券违约影响,境内债市受到短期冲击,上周房地产行业规模约45.7亿元的5笔境内债券取消或延期发行,其中,4笔取消,1笔延期,取消或延期发行的债券数量较前一周增加3笔。

 

  珠海华发集团表示,由于近期债券市场波动较大,为合理降低发行利率,控制公司融资成本,经发行人、主承销商、律师及全体投资人协商一致,决定取消原定于2020年11月19日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原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北京城建15亿元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也取消发行。

 

  一面是还债压力居高不下,一面是监管继续紧缩。事实上,目前已提交注册的金科地产2020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11月9日,项目状态从此前的通过更新为不通过。对此,金科地产相关负责人回复称,交易所要求将此前630位时点的报表更新为930时点数据。鲁能公告也显示,鲁能集团第一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和发行人控股股东国家电网批准发行人申报发行额均为不超过40亿元,但最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同意公开发行不超过34亿元的公司债。绿地公告也显示,2月26日申报稿计划融资180亿元,但11月最新发布的封卷稿显示,最终融资额定为170亿元。

 

  房企还债压力并未降低。金科公告显示,发行人拟安排本次债券偿还公司债券兑付或回售本金或利息。鲁能表示,本次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偿还公司在未来两年内到期或行权的公司债券。绿地控股表示,计划偿还需于2020年12月10日兑付的,发行金额共100亿元债券,拟使用募集资金偿还金额94.13亿元;同时偿还2021年1月21日兑付的发行金额为100亿元债券,拟使用募集资金偿还金额85.87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进一步趋严,房企资金压力难减,未来如何稳定资金链将成房企重中之重。预计在“三条红线”政策落地的背景下,除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外,出售项目、引入战略投资现象或将增多。(来源:经济参考报)

 

 

  江苏省太仓武港码头,卸船机正在卸载产自巴西的铁矿石。 计海新摄(中经视觉)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持续蔓延影响,外部形势日趋复杂,不确定性上升,中国钢铁生产原料供应链的韧性面临着严峻考验。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钢铁行业需加快建立长期、稳定、高效、多元的高质量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国际国内双循环供应联动,充分利用高品质再生资源,加快解决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过高、贸易话语权缺失、钢铁原料供应链脆弱等短板问题。

 

  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2020年粗钢产量预计将突破10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60%左右,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此同时,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过高、贸易话语权缺失、钢铁原料供应链脆弱等短板问题凸显,引发了业界对于大国钢铁的资源保障能力的关注。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面向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该如何保障钢铁行业原料供应安全?

 

  进口铁矿石量增价涨

 

  今年以来,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特别是旺盛的需求支撑起钢铁生产高位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至10月份中国粗钢产量87393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10月份中国粗钢产量9220万吨,同比增长12.7%。分季度看,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二季度增长1.7%,三季度增长10.3%,呈现出明显的逐季递增态势。

 

  伴随着国内钢企全力生产,进口铁矿石量增价涨。从进口数量看,1月份至10月份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7520.4万吨,同比增长11.2%。从价格走势看,今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攀升,9月中旬达到每吨128.9美元的高点(62%品位粉矿),创6年新高,近期仍保持在每吨120美元以上波动。

 

  “很多业内人士感叹,铁矿石要变成‘金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表示,受疫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但铁矿石价格基本保持了上涨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远大于钢材价格涨幅,这已成为制约钢企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据中钢协价格指数监测,9月末,钢材价格比4月末的低点上涨9.7%,而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39.8%;与去年同期相比,钢材价格指数下降了0.09%,而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31.25%。在剪刀差较大的情况下,今年1月份至9月份,中钢协重点统计钢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4%,利润同比下降9.46%。

 

  业内专家表示,总体来看,进口铁矿石价格主要由供需关系决定,但在铁矿石金融属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阶段性过度投机炒作与定价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往往会导致价格明显偏离现货市场供需基本面,价格风险加大,严重影响钢铁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由于“内钢外矿”地位不对等,中国钢企在市场博弈中较为被动,特别是重塑原料定价机制并非易事。目前,国际四大矿山巨头供应量占全球铁矿贸易总量近70%,而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2019年中国前10家钢企集中度仅为37%。要想提升贸易话语权,保障铁矿石价格体系平稳、合理运行,中国钢铁业仍需攥紧拳头,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当前,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上升,中国钢铁生产原料供应链的韧性面临着严峻考验。

 

  由于国内相关资源禀赋较差,中国钢铁生产原料大量依赖进口。数据显示,中国铁矿、锰矿、镍矿对外依存度均超过80%,铬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进口来源高度集中,铁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和巴西。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在近日召开的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消费,以及对原材料的需求仍将维持高位,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对原材料将提出更高要求。钢铁行业需加快建立长期、稳定、高效、多元的高质量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国际国内双循环供应联动。

 

  李新创建议,面向新发展格局,钢铁业要充分高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国内方面,加快提升国内矿山竞争力,增加国内矿产品原料供应量,稳定国内资源循环。在国外方面,进一步发展矿产品进口贸易,实现进口来源、方式、品种和渠道多元化。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矿业开发与治理,建立境外资源保障基地,以资源开发、钢铁产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一条龙的产业链捆绑模式“走出去”,促进形成国际循环。

 

  “近年来,我们建立了许多钢厂,钢铁产量持续增加,但没有自己的‘粮食基地’怎么行?”王颖生直言,建钢厂的前提是确定原料来源。目前,钢铁业在钢铁方面的投资非常大,但在铁矿石方面的投资少之又少,很多钢企缺乏对于原料保障问题的考虑。

 

  因此,不少专家表示,在海外加大权益矿开发,是中国钢铁业保持健康发展的选择之一。目前,中国铁矿海外权益矿不足1亿吨,权益矿量占中国进口量比重还很小。

 

  “钢铁行业一定要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上拥有自己的稳定的矿产资源。”中铝集团原董事长葛红林曾表示,近几年,国外矿业巨头利润丰厚,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国钢铁企业。但中铝集团是力拓集团单一大股东,力拓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财政年度分红,中铝就获得约78亿元人民币。

 

  充分利用高品质再生资源

 

  在中国钢铁业推进优化升级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废钢作为钢铁生产不可或缺的两大铁素资源之一,替代铁矿石的趋势日益显现,并一直备受行业重视。

 

  据了解,废钢比铁矿石更具环保优势。每利用1吨废钢,可节约1.7吨精矿粉、350千克标煤,同时还能减少1.6吨二氧化碳和3吨固体废物排放。从美国、欧盟、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来看,在粗钢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炼钢比重越来越大。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钢铁积蓄量逐渐增加,奠定了加大废钢利用和发展短流程工艺的基础。“十三五”期间,中国炼钢废钢比预计达18.3%,较“十二五”期间提升7.1个百分点,但与36%的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预计未来5年至15年,中国废钢资源产出将逐步进入快车道,废钢资源将成为铁矿资源的重要补充。”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矿山处副处长张松波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受有关进口政策限制,废钢资源进口量大幅下降。2020年1月份至8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废钢1.7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0.2%。

 

  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表示,在中国国内废钢年产出量较使用需求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鼓励废钢进口,不仅可以减少铁矿石进口,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还能有效平抑铁矿石价格。

 

  记者近日从中钢协获悉,在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和行业协会的积极努力下,《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有望在2020年年底前发布实施。该标准对高品质再生钢铁原料进行了分类及规定,同时禁止低档次、夹带危险品、污染物的废钢进口,这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国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高品质再生资源。

 

  有关专家表示,从国内看,每年有2亿多吨废钢铁,经过加工处理满足国家标准后,可以直接作为钢铁工业原料;从国际上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每年废钢贸易量约1亿吨,经加工符合国家标准后进口,可以替代铁矿石资源,降低企业原料成本,增加钢铁企业的有效选项,调节国际国内市场有效供给。(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周雷)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87.31, -0.21, -0.24%)周二表示,计划回购至多价值25亿美元的股票,因预计新的候选药物将推动销售额增长。

  

该公司表示,目前处在中期和后期临床试验阶段的5款抗癌药物预计将在明年获得关键数据和进展,其中包括潜在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canakinumab。

  

诺华表示,将按计划实现到今年年底节约20亿美元成本的目标,并在中期内再节约20亿美元。(来源:新浪财经)

 

 

 

11月23日晚间,同程艺龙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在报告期内,同程艺龙实现营收19.15亿元,环比增长59.5%;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73亿元,环比增长89.9%;经调整后的净利润率为19.5%,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财报还显示,第三季度,同程艺龙月活跃用户(MAU)进一步提升至2.46亿,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40%;月付费用户(MPU)在三季度环比大幅提升60.2%,达到2980万,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

  

核心业务全面复苏

  

低线城市加速渗透

  

三季报数据显示,同程艺龙在第三季度总交易额达397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73亿元,在今年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在第三季度,同程艺龙的核心业务在旅行业复苏中起到引领作用。其中,住宿预订服务实现营收6.8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94亿元基本持平,环比增幅达78.1%;交通票务服务加速复苏,实现营收10.55亿元,环比增长45.4%。其中,汽车票业务量同比增长超过80%,国内机票票量同比增长超20%。

  

在下沉市场的战略布局,是同程艺龙三季度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同程艺龙居住在中国非一线城市的注册用户约占总注册用户的86.1%。第三季度,同程艺龙在微信平台上的新增付费用户中,约67.2%来自三线或以下城市,较2019年同期的63.3%有所增加。在交易层面,2020年第三季度,同程艺龙的酒店间夜量在低线城市同比增长近30%。

  

打破线上线下壁垒

  

不断丰富服务场景

  

2020年第三季度,随着下沉用户的高速增长,同程艺龙用户规模持续增加,月活跃用户数提升至2.46亿,同比增长5%,环比增幅达40%,创出历史新高。得益于市场需求释放和线下获客业务,同程艺龙的月付费用户数(MPU)在三季度环比大幅提升60.2%,达到2980万,与去年同期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以来,同程艺龙聚焦全旅行服务场景的打造和互通,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触达,实现旅行消费多场景覆盖,全面提升用户旅行体验。

  

随着对旅行资源的深度布局,同程艺龙的线下获客能力不断提升。同程艺龙有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第三季度,同程艺龙进一步加强与汽车运营商、旅游景区的合作,通过在车站、景区设置自助售票机及其他售票设备,服务全新的使用场景。与此同时,同程艺龙还与酒店合作“扫码住”,引导线下用户线上预订,增强了在低线城市酒店市场的领先地位。三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酒店、汽车票机及景区票机等线下场景服务为同程艺龙带来11%的月付费用户。

  

另外,同程艺龙借助大股东腾讯的背景,持续挖掘“搜索+旅游”生态圈的潜力。在持续加强微信支付入口和小程序下拉列表流量优势的同时,同程艺龙还与腾讯一起,将火车票、机票、汽车票三大交通产品接入微信搜一搜,进一步完善微信旅行服务生态体系。同时,同程艺龙与腾讯线上游戏平台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提升年轻群体对同程艺龙品牌的认知度。

  

同程艺龙还持续布局服务场景的多元化,其快应用与华为、OPPO、vivo等主流手机厂商展开深度合作,开拓“快应用+旅游”的服务场景。用户除借助手机外,还可通过手表、汽车等终端,直接预订旅行产品或接收行程提醒。在2020年第三季度,同程艺龙快应用的月活跃用户实现大幅增长。此外,同程艺龙还加强了与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合作,通过优质内容触达用户,推广酒店和景点,以激发用户出游兴趣,帮助用户完成旅行消费决策及购买的闭环。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ITA转型成效初显

  

上市以来,同程艺龙坚定“从OTA(在线旅行社)向ITA(智能出行管家)转型”战略,并将所服务用户从大众消费者延展至旅行产业链上数以万计的中小商家,积极探索运用领先科技和创新产品,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旅行业数字化进程。

  

同程艺龙不断优化“慧行”系统的运算能力和业务洞察能力,为用户提供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提高交通业务的变现率和交叉销售。同时升级人工智能客服,为用户提供全年无休、快速响应、精准应答的人工智能客服服务,改善用户的体验,缩减人工客服成本。

  

此外,同程艺龙与汽车运营商、旅游景区合作,通过在全国汽车站、旅游景区设置自动售票机及其它售票设备等方式,加速提升旅行行业在线渗透率。还通过为机场、酒店等上游供应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用技术驱动实现转型升级,提高整个旅行行业的运行效率。

  

同程艺龙旗下的住哲为广大酒店提供灵活开放的云PMS以及微订房等营销工具,目前拥有酒店用户6万余家。同程全域通以“全域旅游+智慧出行”为宗旨,整合当地景区、酒店、交通、美食、民宿、人文等资源,将旅游资源变得更有趣。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呼伦贝尔、湖南、辽宁等地达成合作。同程艺龙战略投资的住宿业一站式供应链平台“同驿商城”,为全球超过120万家酒店提供专业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此外,同程艺龙通过技术能力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促进与平台商家合作黏性,提升平台商家数量和活跃度,助力中国旅游产业数字化新基建。

  

三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同程艺龙平台累计提供约790家国内航空公司及代理运营的超过7800条国内航线、超过200万家酒店及非标住宿选择、近38万条汽车线路、超过660条渡轮线路,以及约8000个国内旅游景点门票服务。(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历史时刻!银保监会发声: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这一制度让储户放心存,28日起启用存款保险标识)

 

 

包商银行进入了破产程序。

 

11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的批复。公告称,《关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申请事项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包商银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后续工作,如遇重大情况,及时向银保监会报告。

 

 尽管包商银行走向破产在市场预期之内,但这一事件仍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我国的银行业发展历程中,银行主体破产倒闭较为少见。在包商银行之前,市场对于银行倒闭印象较深的,可能就是二十多年前的海南发展银行,除此之外,我国曾有个别农信社等规模较小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但总体数量微乎其微。

 

总体看,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但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完善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探索建立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保障在个别银行出清的同时整个银行体系仍可稳健运行的关键。为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央行近日发出通知,授权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自11月28日起使用存款保险标识,以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早有“预告”的破产申请

 

银保监会的公告并未超预期,这只是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中的必然一步。在央行此前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明确提到,根据前期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的清产核资结果,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

资本补充工具的依法减记,同样反映着包商的资不抵债。11月13日,包商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拟于11月13日对已发行的65亿元“2015包行二级债”本金实施全额减记,并对任何尚未支付的累积应付利息共计约5.86亿元不再支付。

 

这是国内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历史上的首次减记。根据公告,减记的原因是“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认定包商银行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

 

在此前,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就在《中国金融》刊文透露,2005年以来,明天集团通过大量的不正当关联交易、资金担保及资金占用等手段进行利益输送,包商银行被逐渐“掏空”,造成严重的财务与经营风险,直接侵害其他股东及存款人的利益。清产核资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9年的15年里,“明天系”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套取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元,且全部成了不良贷款,资不抵债的严重程度超出想象。

 

破产前充分保障存款人权益

 

从2019年5月包商银行依法被接管,到2020年4月底蒙商银行正式成立开业,将包商银行相关业务资产于负债分别转让至蒙商银行与徽商银行,再到包商银行近日提出破产申请,历史近18个月,包商银行的风险化解处置工作稳妥有序的进行,这其中,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家银行被接管处置时,外界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存款人的权益。从包商银行的风险处置过程看,存款人权益尤其是个人储户、中小微企业等的资金得到了充分保障。《报告》指出,为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储户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央行、银保监会决定由存款保险基金和央行提供资金,先行对个人存款和绝大多数机构债权予以全额保障。同时,为严肃市场纪律、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兼顾市场主体的可承受性,对大额机构债权提供了平均90%的保障。

 

周学东也表示,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并委托建设银行托管包商银行的业务。接管后,接管组依法依规处置金融风险,并且对储户、个人理财客户、中小微企业等债权人给予了充分保障。此次接管严肃了市场纪律,并且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信用分层。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风险“早发现”机制

 

为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权益,促进金融股机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于2015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被保险存款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既包括个人储蓄,也包括企业及其他单位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属于被保险存款范围。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除外。

 

据了解,目前,存款保险能够为全部投保机构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同时,根据规定且存款保险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即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目前,世界上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存款人的保障,也发挥着促进风险“早发现、少发生”的作用。有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我国《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具有早期纠正职能。2017年以来,存款保险依法探索开展早期纠正:

 

一是加强风险监测,及时识别重大风险,摸清风险底数。存款保险通过评级、核查、评估等方式加强风险监测,核实投保机构主要指标的真实性和风险隐患,对个别风险比较突出的投保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加强跟踪监测。

 

二是压实高风险机构自身的风险化解责任,加强对机构和股东的约束。对少数资本根本不足的机构,存款保险及时下发早期纠正通知书,压实机构自身及其股东责任,要求制定资本补充计划,通过提高利润留存、限制薪酬、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化解风险。同时,根据具体风险问题,推动机构调整高管、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实现审慎经营。

 

三是及时通报风险,推动形成合力,共同化解风险。存款保险及时将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重大风险问题通报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同时研究提出明确的风险化解建议,与各方面形成风险化解合力,共同采取措施,有效改善风险。

 

包商银行的风险化解为我国探索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工作提供了丰富经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撰文称,要建立高效的问题机构风险处置机制。金融机构履行主体责任,股东特别是主要股东要承担重要责任。地方党委政府履行属地责任,要把落实地方党的领导责任、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责任、辖区风险处置责任和维护社会稳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金融管理部门履行监管主体责任。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和机构体系,充分发挥早介入、早预警、早处置的作用。(来源:券商中国)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