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热爱奔赴山海。”2019年赴吉布提任教的国际中文教师杜忠廷的感受正是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群体奔赴海外,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派出2306名教师,赴160个国家任教,其中新赴任教师为784名。自2004年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启动以来,截至2021年底,向15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志愿者累计6万余人次,在全球4000多所学校任教。他们为传播中文和中华文化,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独特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仍在为中文教学忙碌,用真诚搭建交流的桥梁。

 

为热爱奔赴山海

 

2020年1月,国际中文教师赵雨第三次踏上了柬埔寨的土地。“最初赴柬埔寨任教时,我是一名志愿者,现在是一名国际中文教师。”从志愿者到中文教师身份转换的背后是他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坚持。

 

对赵雨来说,国际中文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他喜欢的事业。“它给我带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是其他工作所没有的。我会继续在国际中文教育这条路上走下去,贡献更多力量。”

 

在柬埔寨,赵雨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学习中文的热情,这成为他选择数次赴柬埔寨任教的动力。作为一名中文教师,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让赵雨颇有成就感。

 

 

国际中文教师赵雨在授课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柬埔寨的中文教学也由线下转到线上。为了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以及给学生传递不畏疫情、坚持学习的信心,赵雨坚守岗位,迅速转变教学观念,着手搜集和制作线上教学资源。

 

受疫情影响导致中文教学开展难度加大的并不只赵雨,但老师们都在第一时间积极探索,寻求适合的教学方式,尽全力保证教学质量。

作为地处非洲的吉布提唯一的一名国际中文教师,杜忠廷也面临诸多挑战。“当疫情在非洲肆虐时,我不能退缩,因为如果我离开,学生就没有课上了。”杜忠廷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对学生的承诺。

 

在泰国任教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段维民也是疫情期间选择留在海外坚持中文教学的一员。在疫情肆虐期间,家人朋友常跟他说“还是回来吧”。但他还是坚持留下,“因为我爱上了这份事业,也爱上了自己开展中文教学的地方”。

 

向世界播撒中文种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中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其中,离不开在世界播撒中文种子的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的最南端,是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李淑婷任教的第二个国家。“走进这个国家,会有走进画中的感觉。但它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也因此,李淑婷更觉得自己在当地开展中文教学的责任之大。

 

在格林纳达那一年,李淑婷“忙着完成中文教学,也忙着举办文化活动”。“那时,我辅导一名学生参加‘汉语桥’比赛,他取得优异成绩并获得了到中国访学一周的机会,回来后他告诉我要更认真地学习中文,也想到中国读书和发展。”在那一刻,李淑婷认为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这个身份,也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语言成为力量,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

 

赵子杰一直有个梦想——以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的身份赴海外任教。梦想成真,他踏上了西班牙的土地,就此开启了中文教学之路。

 

在为学生上第一节中文课之前,赵子杰心里很是忐忑。心态的转变来自一次偶遇。有一天,他在等小火车,一位西班牙小伙子主动用中文和他打招呼,还告诉他已经学了5年中文,非常喜欢中国。短短的几句交流让赵子杰感受到了中文的魅力,也对即将到来的第一节课有了信心。

 

在课堂上,为了活跃气氛,赵子杰把不爱说话的自己变成充满活力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他在教学中加入了文化内容……渐渐地,学生们从碰到他擦肩而过到主动隔着窗户打招呼。“这既是对我教学成果的认可,也是我作为老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赵子杰说。

 

用真诚搭建理解之桥

 

在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的眼中,中文是一座桥。借由这座桥,可以增进中国和其他国家民众间的理解,也可以消除其他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一些误解。

 

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冯佰静在泰国任教两年,最深的感受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化要相互尊重、彼此借鉴。

 

 

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冯佰静和学生在一起。

 

我周围都是来自泰国的本土老师,在和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我对求同存异、彼此尊重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了解。”冯佰静说。

 

在到格林纳达任教之前,李淑婷曾在蒙古国任教一年。她记得,中文专业的学生很喜欢问关于中国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当代中国的知识就成了每节课的必备环节。

 

“这一年,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从‘我是你们的中文老师’到‘我们是朋友’,我感受到了中文教学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幸福感。”李淑婷说。

 

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曹发强怀揣着“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的梦想远赴匈牙利。“革命先辈曾为寻求救国图强真理而远渡重洋,作为一名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青年,我要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为让世界认识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曹发强的愿望是身处海外的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的共识,也是他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挥洒汗水,奉献青春,面对三尺讲台,以满园桃李生动地诠释着这一时代追求。

 

来源: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时候,第一个学会的词应该是“你好”。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你好”的意思相当于英语的“hello”。可是,很多外国人都听过一句话“你吃了吗”,几乎所有的老外都搞不懂这句“你吃了吗”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信不少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都知道,中国人极重视吃,有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中国人重视吃也爱吃,现在更是产生了“吃货”一词来形容那些以吃为命的人。

 

 

因此,当你在吃饭时间见到一个中国朋友的话,这个朋友十有八九会问他“你吃了吗?”很多老外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其实,中国朋友这么问真的不是想约你们去吃饭或者在意你吃了什么或者别的什么意思,他只是在问候你而已。外国朋友们可以不必绞尽脑汁地思考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只要简单地锁:“谢谢,我吃了”,或者“还没吃”就可以了。如果你的中国朋友又跟你说,“那你快去吃饭吧”,你只要回答“好的,谢谢你”就好了。

 

来源:prcba网

 

教汉语这么多年,接触过很多关于零基础的教材,有好有坏,这里说说我认为的>>好的汉语教材是什么样的!

 

 

我所说的好的汉语教材,不针对大学里正规学习的学生(他们都需要听说读写齐头并进),更多用于出于兴趣或者需要从头学起的人,因为我教这样的学生最多。

 

首先:教材不应该太花哨,内容过于丰富。比如,有的书中,拼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和多图片的练习,样样齐全,这些东西都很有用,但我觉得不能突出零基础学习的重点,内容方面没有循序渐进。

 

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汉语及其难学,心里有抵触情绪,一股脑的什么都给他,反而会让他觉得学了很多,似乎又什么都没学到。所以我的感觉就是在初期一定要突出拼音和汉语结构的练习,一部分拼音学完后,用一个语法结构和若干词汇,让学生说出有意义的句子,这会大大的激励他们。良好的发音基础是学好汉语的重中之重,文化汉字什么的都可以随着学生对汉语理解程度的提高而慢慢加入。

 

其次:一定要重视拼音,不管是教材还是老师教学方面,都非常容易忽视>>汉语拼音的教学,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错误,学生会读了就认为没有问题,也不会在词汇和句子中过多的强调,结果就是,学生的声调越跑越远,最后回不来了。他们以后跟别人沟通也会存在问题。

 

再次:教材的一些小细节也会让学生学起来更方便,比如一篇课文中出现的同类词汇,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比如“这”“那”“远”“近”“东西南北”等等。而且每篇课文最好设置出重点句型,方便背诵和复习。还有课文当中的拼音和汉字可以分离,很多学生想通过课文熟悉一些汉字,他们需要拿东西盖住拼音去认读,有很多只学习口语,忽视汉字的学生又觉得汉字碍眼,如果拼音在左,汉字在右,似乎可以各取所需。

 

最后:练习要足量,听懂了和理解了和可以应用了完全是两回事,大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还可以检验是否遗漏了什么知识点。无论是课文还是练习都可以加入一些设计感强的颜色明艳的图片,针对成人的书籍千万不要弄成五毛特效的感觉,像哄小孩。

 

来源:prcba网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具备扎实的汉语言语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

 

       1、具备扎实的汉语言语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

 

  2、能正确、流利、得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3、掌握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对中国经济、历史、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增加一些了解;

 

  4、掌握系统的汉语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汉语进行外交、商贸、新闻、文化交流、中文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运用汉语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来源 ivipchinese网

 

1.婴幼儿具有识别不同语言的能力

 

  Patricia Kuhl女士是华盛顿大学的认知与大脑科学研究所副主任、言语听觉教授,多年来主攻语言神经机制和大脑发展。在TED演讲《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中,她提出关于婴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观点。

 

  作为成人,我们在听到一种语言的同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将这种语言保留在我们大脑里?但婴幼儿时期却有这样的能力。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在语言方面是“世界公民”,可以分辨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发音,而婴幼儿不会受到母语理解的限制。婴幼儿时期是分辨语言发音微妙差别的黄金期。

 

 

 

  但如果婴幼儿在语音敏感期(一岁以前)没有听过某种语言的发音,一岁后就很难再有这种分辨能力。在研究中,对于/ra/和/la/的发音区别,6-8个月的美国婴儿和日本婴儿的测试结果完全相似;2个月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的婴儿掌握这些发音比较好,日本的婴儿却差很多。因为日语的发音中没有/r/和/l/的区分,而英语中是有的。因此在一岁以前没有发现/r/和/l/发音差异话,很有可能在一岁后,也无法区别“rake”和“lake”的差别。这也就是很多日本人说英语,仍然把/r/说成/l/,被称为“日式英语”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种能力也可以通过后天不断训练而保持,但年龄越大,要想做出这种改变也就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

 

2. 7岁以前是内化语法结构的敏感期


  罗彻斯特大学对一群来自中国和韩国的移民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对英语语法的敏感度与其受到的正式训练的多少、努力程度、其生活在美国的年限等基本无关,而与其移民到美国的年龄有关。
调研数据表面7岁前移民的人,对英语语法的敏感度可以和美国当地的人士相媲美。7岁以后移民的人,其语法敏感度随着其移民时间的推后而下降。

 

  “If one is immersed in a second language before the age of 7, one is able to achieve native fluency in the language; however, immersion even soon after that age results in a decrement in ultimate performance.” 如果一个人在7岁之前沉浸在第二语言中,他能够达到该语言的母语流利程度;然而,在这个年龄段之后,即使是七岁后的一小段时间,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也会下降。

 

从实验数据得出的点状图来看:0-7岁时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语言的分辨力和模仿力等都处在一生中的峰值;7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能力呈下降的趋势。因此“语言启蒙越早越好”的说法,是具有科学依据的。

 


3. 婴幼儿接触两种语言不会造成混淆


  有一些人们会认为,孩子脑部正在发育期,接受的内容有限;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会让孩子对两种语言造成混乱,也会影响他们接受语言的速度。

 

  根据Dartmouth College的Laura Ann Petitto两位教授的研究发现:从小接触两种语言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就像有两块不同的区域去分辨并学习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并不会造成所谓的“语言混淆”。
事实上,这种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表达一个句子的情况,语言学界给起了一个名字,叫做 code-mixing(符号混合)或者code-switching(符号转换)。

 

  只要儿童的生活环境中大部分人说一种语言,儿童就会知道是主流语言的用法。很多研究表明,即使是年龄很小的双语学习者也知道如何单独使用两种语言。儿童会自然而然地模仿成长环境中的说话模式。

 

来源:ivipchinese网

 

“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系列”文化丛书第一本,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和华语教学出版社联合打造的中英双语剧本《戏剧里的中国故事》正式出版。

 

本书收录了18个经典的中国故事,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文学名著等。

 

这些故事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帮助国际中文学习者在融入戏剧角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实现中文语言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的双重提升,是国际中文教育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本书的出版也标志着中外语言交流中心打造的“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系列”文化丛书正式面世。

 

一张长图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622959d1a3107be47f2c07ce.jpg

 

来源: 中国日报网

 

1.jpg

来访学生参观华为埃及总部。人民网记者 周輖摄

 

“学中文 走进中国企业”系列活动10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启动。该活动由“汉语桥”俱乐部开罗站主办,来自开罗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埃及中国大学等埃及高校的60余名中文系学生走进活动第一站——华为埃及总部参观交流,近距离感受中国企业文化。

 

活动中,来访的埃及同学们实地参观了华为联合创新中心和行业方案体验中心,了解华为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提供的信息与技术解决方案。随后在交流分享会上,已经入职华为的埃及员工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求职与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

 

开罗大学中文系应届毕业生奥马尔·阿卜杜勒-萨拉姆表示,自己对活动中展示的许多智能技术印象深刻,此次活动让他对在埃中国企业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未来,我希望能够有机会来到华为公司工作。也希望通过中文,为中国和埃及之间的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4.jpg

来访学生合影。人民网记者 周輖摄

 

“汉语桥”俱乐部开罗站执行主席徐彦禾表示,系列活动旨在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帮助更多埃及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国企业和企业文化,为在埃中国企业贮备属地化人才提供支持。

 

来源: 人民网

 

自从俄罗斯高考加入汉语科目之后,俄罗斯人学汉语的热情越来越高,特别是之前就有汉语基础的孩子们,占到了此决策的先机!

 

阿纳斯塔西亚

 

最近俄罗斯媒体公布了汉语高考首考的平均得分62.5,这个成绩还是非常乐观的。因为2019年大家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很多人得到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就有一位美丽的小姑娘阿纳斯塔西亚得了满分100分,她透漏给媒体说,打算申请莫斯科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或者圣彼得堡大学,可见汉语给她的前途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汉语为什么在俄罗斯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呢?其实不仅是俄罗斯,看看美国和英国对汉语教育日渐增长的热情,就明白了,学什么语言取决于学了能干什么,会不会增加自身的价值。

 

中俄关系已经达到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程度,政治经济贸易都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学好汉语就等于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所以俄罗斯人自然会把人力物力投入到学汉语之中了!

 

来源:prcba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