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提交给上海监管部门的文件显示,前者正计划投资4200万元在长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附近建造一个新的生产充电桩的工厂。

 

细节方面,根据特斯拉的介绍,上海生产充电桩的工厂将于2021年2月份竣工,初期产能为1万台/月。

 

 

之所以特斯拉选择在此时打造充电桩,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是特斯拉全球战略的重心。公开资料显示,仅2020年10月,特斯拉汽车中国区出货量就达到了13000辆。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逐步提升,未来特斯拉中国区的出货量很有可能会继续攀升。

 

但是另一方面,特斯拉目前在中国大陆仅建成49O个超级充电站,很难满足广大车主的充电需求。

 

基于这两个相对的趋势,特斯拉选择在上海超级工厂投产一年后建设生产充电桩的工厂就不足为奇。(来源:电科技)

 

 

 

最近关于中概股有没有泡沫的讨论又多了起来,其中焦点是新能源汽车概念股,蔚来一年涨了20多倍,理想和小鹏上市不到半年了涨了4倍。当然还有赛道老大特斯拉,一年涨了10倍。

  

过去一年几乎所有科技股都在上涨,但新能源汽车是上涨幅度最大的赛道。这条赛道有没有泡沫,实质是各家公司的市值是否合理。

  

有人说,传统的估值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科技公司,理由是,传统企业是按照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估值的,比如市盈率;但科技公司的估值更多是来自对未来成长空间的估值,只不过估值被前置了。

  

美团现在的市盈率将近500,腾讯是50左右,阿里是30多;美团市盈率分别是两大巨头的十倍和十几倍,但市值却是两大巨头的三分之一。

  

拼多多上个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即使按照今年扭亏计算,恐怕拼多多的市盈率只会比美团更高,但市值也接近两大巨头的三分之一。

  

说白了,就是盈利能力远远没有传统巨头强,但市值正在高速接近巨头。

  

新能源汽车也是这个局面。在这个月,成立13年的特斯拉已经超越所有车企,成为市值最高的车企;而仅仅成立6年的蔚来汽车,市值已经超过通用、宝马等百年车企。

  

蔚来汽车今年汽车交付量应该在5万辆左右,小鹏、理想不会超过这个数字。而今年第三季度,仅仅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达到77万辆,是蔚来、小鹏、理想之和的几十倍。

  

当下对新能源汽车看多的一方认为,就像当年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一样,新能源汽车必将全面取代传统燃油车。但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属性完全不同于智能手机。

  

目前智能手机的市场价位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而汽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价位从几万到上百万不等。智能手机的价位区间一般在千元左右,汽车的价位区间则是在十万元左右。一千块钱甚至几千块钱对一个消费者来说,价格阶梯要远远小于十几万、几十万的汽车消费鸿沟。

  

换句话说,手机很难在价格上实现“阶层固化”,但汽车作为家庭仅次于房子的大宗消费品,价格区间就是阶层区间。

  

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大概是9000万辆,而智能手机销量是15亿部。一部智能手机的生命周期是一到两年,而一部汽车的生命周期一般是五到十年,甚至更长。

  

我想说的是,汽车不仅在销量上比智能手机的天花板低,而且在“换车率”上的天花板也明显低于“换机率”。一句话,新能源车企不可能像智能手机厂商那样通过高举高打实现迅速崛起。

  

估值前置是对新能源车企股价不断走高的一个说辞,甚至由此得出了科技股的估值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就是用今天的投资去赌车企明天的盈利能力,股价以今天赚1000万美元的能力,被放大成未来赚10亿美元的能力。

  

但并不是说盈利增长股价就会成正比例增长。百度今年前三季度的盈利已经相当于2017年全年的盈利,但股价只相当于2018年初最高点的一半;陌陌、微博以及金融科技赛道的一众公司等上市公司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盈利还在增长,但市值比最高点时要低。

  

所以说,估值前置是个伪命题,企业盈利的增长并不与股价成正比,甚至还有可能成反比。

  

现在很多投资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对新能源车企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其未来盈利能力的想象,但也仅限于想象。

  

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首先是基于用户规模及其增速,但新能源汽车无法做到用户的规模效应,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车企是丰田,一年不到一千万的销量,这个用户增速放到互联网公司里简直等于零增长,凭什么不能按照传统的估值方法?

  

盈利与股价成正比的圆满结局,要满足一个条件:必须在在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形成垄断。

  

互联网公司垄断的本质是赢家通吃。某厂拿下了中国的游戏和社交,亚马逊拿下了中国之外的电商,赚钱能力是建立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基础之上。

  

但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虽然赛道都足够大,却做到垄断很难。

  

去年丰田以860万辆汽车的销售规模位居全球各大厂商之首,但它在前十名中的占比只有18%,在全球所有汽车厂商的销量占比可能只是个位数。

  

有人说智能手机的品牌集中度就高于功能手机的品牌集中度,但如前所述,汽车因为是家庭大宗消费品,品牌和价格定位的区分度要远远高于手机,一家车企很难在高中低三个市场通吃。所以做到苹果手机那样的垄断度很难。

  

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仅有1千元,连比亚迪都买不起,你让他们去买已经把利润压倒最低、仍然高达近30万的特斯拉?

  

估值前置并不仅仅是希望企业越来越赚钱,而且还要垄断赛道,只有当两者同时成立的时候,盈利才与股价成正比。

  

至于把低利率时代的到来作为新老估值方式的转折点,也是一种牵强的说辞。把钱存在银行或者购买国债,无论利率高低,都是可以预期的,但把钱投到股市,大形势再好,你的最终受益也是无法预期的,这完全就是两码事,并不是说把钱存起来或者购买国债赚的少了,放到股市就一定赚得多。

  

估值前置本质上是过去几年一级市场的疯狂在二级市场的延续,时代变了,但常识没变。(来源:接招  ID:itakethat  文:方浩)

 

   

       报告显示,特斯拉拟斥资4200万元上海建新厂,该厂建设计划于明年2月建设完成,预计年产充电桩1万个。

       

       据报道,从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上发现,特斯拉充电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正在进行报批前公示,公示期到今日(11月26日)结束。该报告显示,特斯拉拟斥资4200万元上海建新厂,该厂建设计划于明年2月建设完成,预计年产充电桩1万个。

 

  充电的便捷性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少企业都在加速进行充电桩建设,特斯拉也不例外。目前,特斯拉所安装的充电桩主要从美国进口。特斯拉新厂将引进第三代超级充电桩,满足国内市场对电动汽车方便快速的充电需求。

 

  相关上市公司:

 

  秀强股份(9.24 -2.63%):充电桩玻璃已经批量生产,并向特斯拉正常供货。

 

  中恒电气(10.17 +0.10%):特斯拉充电设备伊顿电气的代工企业。

 

  汉宇集团(7.63 -0.78%):有与特斯拉中国合作建立充电点的项目。

 

    (来源:金融界网站)

 

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发华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

 

11月25日上午,华为汽车概念股异动。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午间收盘前,华为汽车指数上午上涨1.53%,小康股份、长安汽车涨停,启明信息涨幅达到8.06%。

 

而从近期的动作来看,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速度明显加快。

 

 

25日午间,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发华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此外,重组消费者BG IRB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将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及组合管理由ICT IRB调整到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同时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

 

华为表示,华为不造整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从布局方向来看,多次强调“不造车”的华为早已将触角延伸至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领域,包括HiCar、鸿蒙车载系统发布、5G芯片搭载汽车、充电桩模块等产品不断落地。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对记者表示,这几年华为内部也有分歧,是直接造华为品牌的车,还是为广大车企提供部件和解决方案,这样的战略决策并不好做,直到这两年才真正厘清该业务的发展路径。

 

2019年的5月27日,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签发华为组织变动文件,正式宣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该部门以BU的形式与运管商BG、企业BG、消费者BG同属一级部门。其后,华为与上汽、广汽、一汽、东风、长安等18家车企宣布共同打造“5G生态圈”,被外界视为“跨界”的实质一步。

 

而在今年10月底,华为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全新品牌HI,这使得华为成为汽车界最受瞩目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1月中旬,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正式宣布,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该品牌旗下高端智能产品也即将推出。

 

华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华为在智能座舱上主要以通过“麒麟模组+鸿蒙OS+HiCar”的模式切入,此外如MCU、CDU、5G芯片、手机 NFC 等汽车产品也开始逐步“上车”。

 

简而言之,在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华为希望打造一种“计算+通信”的全新架构切入汽车领域。目前,华为将汽车所有功能归类后交由智能座舱、整车控制和智能驾驶三个平台控制,通过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将每一个平台都打造成一个生态系统,并推动标准统一以便执行部件配合和第三方开发。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华为内部拥有一套AUTOSAR汽车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在这个公有架构下,可以为汽车提供“打包式”的软件建设服务,并“模块化”的优化软件主体,让汽车开发能够在一个开放、通用的统一标准下,进行不同公司间的分散功能实现,并最后集中配置。

 

但也可以看到,在汽车迈向电子化和智能化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布局这一领域,但汽车芯片多来自于国外。

 

国信证券认为,华为入局对国内智能汽车生态整体利好,有望将原来掌握在国际巨头谷歌、英伟达、Velodyne等手中的智能汽车关键要素国产化,同时带动产业链上游硬件企业、产业链软件合作企业的稳健发展。(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李娜)

 

 

8天7板小康股份风险提示:今年下半年,公司着力推进旗下赛力斯SERES品牌新能源汽车营销工作。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少,且由于市场竞争格局和未来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存在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控股股东以其持有的本公司部分A股股票为标的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该等可交换公司债券目前已进入换股期。(来源:第一财经)

 

 

 

特斯拉的装配质量一直被消费者调侃,此前出现过脱轴、断轴、漏雨、车身面板错位等问题。昨日,一行驶中的特斯拉玻璃车顶被大风刮飞引发,而这一幕正好被后车的行车记录仪全程拍下。特斯拉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因此再度引发热议。

 

从网友上传的视频来看,一辆特斯拉Model S高速行驶时天窗飞了,在空中翻滚数圈向后飞去,险些砸到后车。

 

随后,特斯拉官方认证微博“特斯拉客户支持”便进行回复称:“我们已第一时间和该车车主取得联系并在帮助车主尽快解决问题。经初步调查,该车辆曾在第三方授权钣喷中心进行过车顶玻璃的更换,特斯拉方面正在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做进一步调查。”

 

 

针对此次特斯拉回复网友们并不买账,甚至认为这是特斯拉甩锅“第三方”。

 

有网友质疑“第三方授权钣喷中心属于官方售后体系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要强调第三方授权钣喷中心?”“第三方简直是特斯拉万年推脱理由”……

 

 

而据特斯拉官方网站介绍,特斯拉“与全球各地的优秀钣喷中心合作,不断扩大Tesla授权钣喷中心网络。Tesla 授权钣喷中心均须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评估……”其官方微博也显示,“预计到2020年底,特斯拉授权第三方钣喷中心超过100家,遍及60多个城市。”

 

 

无独有偶,有网友指出,国外就有顶棚飞掉的先例,根本不是第三方的锅。

 

据了解,今年10月,美国一车主刚提Model Y回家的高速路上,玻璃车顶突然整体脱落飞掉,秒变一辆敞篷车。

 

随后,车主将这辆“敞篷车”开到了特斯拉售后维修服务中心,经销商检查后认为,这辆Model Y的车顶可能是工厂安装密封条时没有完全封住,或者是车顶的密封零件存在质量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非营利组织《消费者报告》在近期也公布了今年年度汽车可靠性研究(Annual Auto Reliability Survey)报告。该报告不再推荐特斯拉的Model S,并称Model Y新车存在一系列问题,认为Model Y可靠性远低于平均水平。

 

目前,关于国内这辆特斯拉Model S天窗脱落的原因还在调查中,我们也将持续跟进。(来源:快科技)

 

 

小鹏汽车股价再度迎来暴涨,市值突破500亿美元。

 

 

 

 

截至周一(11月23日)收盘,小鹏汽车股价大涨33.92%,报72.17美元,总市值突破500亿美元。近两个月来小鹏股价已飙涨315%。

 

 

令资本市场狂欢的,正是小鹏汽车于11月20日在广州车展上宣布的重磅消息——小鹏汽车将率先在全球量产搭载激光雷达技术的电动车,同时“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硬件将大幅升级。

 

未来,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架构将不再仅采用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结合的方法,而是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相结合的技术方案。

 

焦点就在激光雷达身上。可以说,激光雷达是全自动驾驶的基石。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总监黄鑫对媒体表示:“激光雷达可以帮助小鹏汽车突破现有自动驾驶的一些边界,提升车辆安全性,更适应国内道路的复杂环境。”

 

这吸引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关注。马斯克在看到小鹏汽车的相关报道后,发布推文称:小鹏汽车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但没有特斯拉的神经网络算法。随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朋友圈和微博隔空回应:小鹏汽车包含激光雷达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并称特斯拉要做好准备,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市场“被打的找不到东”。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不断强化身上的“智能”标签,在语音系统和自动驾驶方面不断发力。如今,小鹏P7已经初步实现规模化交付,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也从2020年三季度转正。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计小鹏汽车渗透率将从2019年的不到5%增长到2025年的13%或更高。从估值角度来看,小鹏汽车目前的股价对应其2025年预期市销率的3.5倍。该分析师预计五年后小鹏汽车的销售额可能增长至87亿美元,其复合年销售额增长率或将达到75%。(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作者:丁唯一)

 

 

       来源:创业邦

  

     《撩车》是创业邦旗下的汽车栏目,我们将以全新的内容形式,带你“撩”动全球汽车产业的新机会。

 

    这是《撩车》的第188篇推送。

 

  作者 | 若然、大湿兄

 

  中概股的噩梦又来了?

 

  这次是中国的新造车势力。美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香橼研究公司(Citron Research)针对蔚来汽车,连续发布了做空的推文和报告,认为蔚来股价只值25美元,仅为当时股价53美元的一半,堪称拦腰折断。

 

  曾发布150多份做空报告,把7家公司“干”退市的香橼,这次出手直接引发三家新造车美股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

 

  13日美股,蔚来收跌近8%,盘后继续再跌超2%,小鹏汽车收跌6.13%,盘后下挫3.19%,理想汽车收跌1.83%,盘后下挫2.56%。

 

    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股价情况(来源:老虎证券)

 

  截止11月13日收盘,蔚来最新市值为605.8亿美元(约3994亿人民币),小鹏汽车市值为291.5亿美元(约1922亿人民币),理想汽车市值为260.9亿美元(1720亿人民币),三者市值之和达到1158.2亿美元(约7636亿人民币)。

 

  但即便是受到做空的影响,三家新势力上市公司的市值,依然超过美国三大车企(通用市值为约为3887亿元、福特市值约为2240亿元、菲亚特克莱斯勒市值约为1501亿元)的市值之和。

 

  新造车企业,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

 

  在11月12日,小鹏汽车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次日,理想汽车也公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而蔚来将于下周的11月17日公布最新财报。从目前已上交的成绩单来看,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都交出了亮眼的数据。这也使得,在财报电话会上两家公司的CEO都表现出极度的自信。

 

蔚来汽车CEO李斌、理想汽车CEO李想、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从左至右)

 

  或许就像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前两天所说的,“我确实不关心股价,因为我也不打算卖,所以股价跟我关系不大,我还是想把企业经营好、产品做好,这是所有的核心。”

 

  看营收规模,谁更吸金?

 

  蔚来优势明显,理想厚积薄发

 

  根据三家车企公布的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业绩,以及最新的Q3财报数据显示:蔚来汽车,近三年来营业收入均排在首位,且远高于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虽然是三家之中最晚实现交付的公司,但理想ONE自交付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今年以来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今年上半年理想实现营收27.52亿元,Q3实现营收25.11亿元,相较于Q2的19.5亿元,环比增长28.9%。理想预计第四季度营收约为31.1亿-33.9亿元,环比增长23.9%-35.1%。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今年的表现稍显疲软。虽然小鹏在2018年就实现了整车交付,但其在2019年、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规模均远低于蔚来汽车,而且今年以来,开始被后来者理想汽车赶超。

 

  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03亿元,不仅与蔚来和理想差距明显,而且同比下降18.6%。不过,自P7今年5月实现交付之后,小鹏汽车开始实现反弹。

 

  财报显示,小鹏Q3实现总营收19.9亿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18.98亿元,占到总营收的95%,同比和环比均实现三位数增长。其中,P7功不可没。小鹏Q3总计交付8578辆,P7销量就占了72.4%,直接推动Q3总营收入同比增长了342.5%。

 

小鹏P7和小鹏G3(来源:小鹏汽车 )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卖车仍是这三家造车新势力的营收来源。除了蔚来通过能源体系、软件付费、APP电商等形式获取营收。从蔚来的Q2的数据来看,92%左右营收来自车辆销售,2019全年占比在93%左右。而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目前主要靠卖车营收,销售收入占到95%~98%以上。

 

  商业模式多元化不够清晰的阶段,卖车依旧是车企活命的关键。

 

  看交付量,谁卖得更好?

 

  蔚来领跑,小鹏有机会反超理想

 

  对新造车企业而言,销量的多少直接决定收入的高低,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车企的营收与销量变化趋势,也再次佐证这一点。

 

  2020年Q3,蔚来ES8、ES6分别交付4204辆、8700辆,季度交付1.2万辆。截至今年10月31日,蔚来旗下三款车累计交付逾6.3万辆,在数量上,遥遥领先另外两家新造车势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蔚来第三款量产车型EC6今年9月开始交付,使得蔚来产品更加多元化。不过相较于ES6在交付后的第二个月就实现了4200辆,EC6是一款轿跑SUV,10月份销量仅为883辆,未来能否打开市场,实现连续增长,仍有不确定性。

 

  从前期交付数据来看,理想汽车可以说是三家车企中成绩最亮眼的一位。仅凭理想ONE这一款车型,理想汽车就赶超小鹏,连续保持三个季度销量正增长。

 

  2020年Q3理想交付8660辆,环比增长31%。今年前10个月,理想累计交付2.2万辆,在三家之中最快突破2万辆。此外,理想ONE在9月-10月连续两个月位居中国新能源(4.400, -0.06, -1.35%)SUV单一车型的销量榜首。据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亚楠判断,11月理想ONE仍有可能保持第一。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新造车企业的产品中,仅理想ONE一款车型入榜,位列第8。

 

 

      与蔚来、理想走中高端路线不同,小鹏主打中低端,但明显的价格优势,并没有促进其销量增长。2020年上半年,小鹏累计交付5499辆,同比下降23.3%,几乎是理想的1/2,蔚来的1/3。

 

  小鹏P7今年5月交付后,小鹏交付量开始增长,Q3小鹏交付8578辆,其中P7交付逾6千辆。不过,目前P7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3-35万,对标特斯拉Model 3,但Model 3已经降至27万,小鹏P7的价格优势将受到一定威胁。

 

  此外,小鹏汽车的劲敌——自主品牌的比亚迪(167.000, -3.02, -1.78%)汉售价区间21.98-27.95万,与小鹏P7短兵相接,在汉车型7月上市后,9月实现销量0.56万辆,环比增长 40%,Q3总销量为1.08万辆。可以说前有“外敌”,后有“内战”。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蔚来、小鹏、理想都在充电问题上给出解决方案,从用户痛点出发,实现刺激销量增长的效果。

 

  蔚来最在2017年就推出换电模式,曾通过“终身免费”的福利吸引用户买车。但今年10月,蔚来换电体系的升级,对新购车用户的免费换电政策有所调整,增加了诸多限制条件,把“薅羊毛”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但同时也推出BaaS电池租用服务,降低购车成本。并提供灵活升级,既考虑老车主的利益,也保证了新车主的权益。

 

  小鹏则跟随蔚来与特斯拉的步伐,在9月北京车展上推出超充免费加电计划。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截至9月底,小鹏品牌的超级充电站已运营达135座,覆盖了50座城市。

 

  预计在今年的年底前实现不少于60个城市实施免费超充服务。小鹏在未来几年将大规模超高效率的全国超充网络作为一个战略投入来做。

 

理想ONE(来源:理想汽车)

  

       理想的思考方式则有些不同,它使用增程式的动力系统,既可以使用电能续航,也可以使用燃油续航,在解决“里程焦虑”这一问题上,理想汽车优势明显,而这也是其上市后迅速打开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公司认为增程不是技术路线,将其视为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蔚来的换电站一样的产品。

 

  “增程是更适合中国中长期市场需求的充电解决方案。具体来讲是,把一个发电机通过智能化的算法控制,有效的放在车上,解决客户补能便捷性。理想ONE最大的特点是一辆更好智能电动车,只是具备了非常方便的充电条件。”

 

  三兄弟的差异化定位,也体现在毛利率上。

 

  看毛利率,谁能更早实现盈利

 

  理想“成本杀手”,小鹏首度转正

 

  对于蔚来、理想和小鹏来说,今年最大的利好消息,莫过于终于实现毛利率转正,不再是“卖一辆亏一辆”了。

 

  蔚来和理想,处于两个极端,一个是“豪放”,以2019年的亏损情况计算,蔚来每卖一辆车就亏损55万。

 

      今年二季度蔚来终于实现毛利转正,为8.4%,车辆毛利率达到历史最高9.7%。而2019年Q2和今年Q1蔚来车辆毛利率还分别是-24.1%和-7.4%。

 

  成本控制上的优异表现,也使得蔚来汽车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达到2.9%,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3%。

 

  另一个则是“抠门”到了极致,理想自交付以来,毛利率就一直为正向水平,且在今年前三季度呈现持续提升趋势。

 

  理想汽车Q1、Q2和Q3毛利率分别为8%和13.3%和19.8%。而毛利率的提升则主要得益于部分零部件采购价格的下降,以及理想ONE产量提升带来的单车制造成本的下降。

 

  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理想Q1单车成本、单车售价分别为26.6万和29万,相当于每卖一辆就赚2.46万元。

 

  李想甚至“抠门”到连翻译都舍不得请。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全程使用中文在讲话,而帮他把讲话内容翻译成英文的,是李想的搭档——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理想汽车一位内部人士告诉邦哥,他们在路演时也是这么搭档的。相比之下,每次的财报电话会上,蔚来创始人李斌需要一位专门的翻译为其逐句转述为英文。

 

  但在开源节流的同时,投资未来也极为重要。

 

  看研发投入,谁才是真材实料

 

  据创业邦粗略估算,2016年-2020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136亿元,平均每年研发投入约为30亿元。今年以来在研发上的投入有所减少。

 

  小鹏和理想在研发投入上虽不像蔚来那么阔绰,但也在全力投入。

 

 

      从2018年-2020年Q3,小鹏汽车研发总投入为43.85亿元。2019年,小鹏的研发费用率为89%,今年上半年降低至63%。目前小鹏共有研发人员1569名,占比达到42.7%。

 

  相比以上两家,理想汽车投入相对较少,2018年-2020年Q3,理想汽车总研发费用为26.86亿元,目前理想汽车研发团队共有1005人。

 

     蔚来位于北京车展上的展台(来源:蔚来)

 

  做一个不恰当,但很有必要的对比。

 

  据比亚迪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56.29亿元,同比增长12.83%。相比之下,另外两家自主品牌中,长城在2019全年的研发支出总额42.48亿元,吉利汽车集团2019年在研发上的支出为30.67亿元。

 

  由此可见,能挤进国产品牌研发投入第一梯队的,只有蔚来一家。

 

  看净亏损,谁最烧钱

 

  理想收窄,小鹏扩大

 

  尽管三家今年三季度均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同时车辆毛利也实现转正,但从长期来看,离公司真正实现全面盈利,仍然有较长的路走。

 

  具体而言,理想汽车今年Q1、Q2和Q3净亏损分别为7710万元、7520万元和1.07亿元,第三季度净亏损环比增长42.2%。

 

  但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理想Q3净利润为1600万元,而第二季度净亏损为1.59亿元,意味着Q3实现扭亏为盈。

 

 

       此外,今年11月6日,理想汽车宣布召回10469辆理想ONE电动汽车。有市场分析认为,召回带来的成本或将影响理想Q4财务数据。

 

  在Q3财报电话会上,沈亚楠称,召回预计在3个月内完成,并未造成对成本和新增订单的重大影响。“新订单增长势头与之前一样,召回事件影响金额约为1000万元。” 显然,该金额相比理想汽车单季25亿的营收,只是一点皮毛。

 

  蔚来汽车向来是“烧钱大户”,不过今年上半年亏损率已经收窄为-56.3%,去年同期这一比例高达-188.2%,2019年全年亏损率则为-144.4%。

 

  小鹏汽车Q3净亏损为11.48亿元,与去年同期净亏损7.763亿元相比,有所扩大。财报显示,其亏损除用于运营、研发外,主要与上市后股权激励息息相关。

 

  看现金流,谁最土豪?

 

  理想、小鹏现金储备充裕

 

  根据财报,理想Q3经营性现金流为9.30亿元,环比大幅增长105.8%,同时自由现金流为7.50亿元,环比增长149.3%,上述两个指标连续两个季度皆为正。

 

  此外,截至第三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为189亿元,相比2019年的37亿元,翻了5倍。

 

  截至今年9月30日,小鹏汽车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人民币199亿元。

 

  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成功完成9亿美元的C+融资和17亿美元IPO融资,一共融资接近26亿美元。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当前现金流还算比较充裕。

 

  无论是小鹏还是理想,这些资金的大头将会流向自动驾驶。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在专访中曾向创业邦表示,智能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占比会越来越高。按照预估,到了2023年的时候,在研发占比上,智能化的投入就会超过其他所有的部分之和。甚至每年开发车型的投入都要小于在智能自动驾驶方面投入。

 

  此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说,相信小鹏汽车是中国唯一一家全栈自研自动辅助驾驶软件和智能座舱整车企业。而蔚来也在近日,被爆出开始自研芯片,并已在近期推出NOP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再度拉近与特斯拉的技术差距。

 

  写在最后

 

  香橼“做空”蔚来主要有三大方面。

 

  其一,蔚来汽车面临来自特斯拉的竞争,导致股价在高位难以为继。日前,国产特斯拉Model Y已完成工信部的申报工作。其二,香橼认为蔚来汽车估值过高。目前蔚来估值是未来12个月销售额的17至18倍,而特斯拉为9倍,双方差距创下历史新高;其三,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投机者。

 

  香橼认为,“押注中国汽车市场电气化转型有更好的方法,现在是时候获利了结,并寻找下一个颠覆性技术了。”

 

  而一位自主品牌车企的高管近日在交谈中,也向邦哥坦言,对于新造车企业股价的暴涨,需要等到1年、2年后再去看。如果到那个时候,它们的股价依旧能保持这样的增长,才能说明它们有真正的价值。

 

何小鹏、李斌、李想(从左至右)

  

      三家新造车企业的高估值能持续多久,没有答案。可以确定的是,蔚来小鹏理想,是一条船上的兄弟。谁先掉下船,对于另外两人都是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