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有研究来看,影响衰老进程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以及随机因素等。如果从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层面来看,改善饮食、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社会关系等都有助于延缓衰老进程。

 

  ◎实习记者 都 M

 

  近日,一部讲述高龄母亲照顾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电影《妈妈!》在院线热映。影片除了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了细腻描写外,更让人动容的情节是片中85岁高龄的母亲在得知女儿患病后,一改往日孱弱模样,开始通过加强锻炼等各种方式对抗着衰老。我们对衰老的了解有多少?当下我们是否能延缓甚至逆转衰老呢?

 

  关于衰老科学界没有统一定义

 

  探讨衰老,离不开一个最基础的问题,衰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科学界也没有统一答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董梦秋认为,从不同层面来看,不同研究领域对衰老都有着不同的定义、解释。虽然缺少一致、可量化的衰老定义,但董梦秋认为仍然可以对衰老进行大致描述。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她认为衰老即意味着“复杂体系稳态逐渐变弱,导致死亡概率逐渐增加”。董梦秋进一步解释道,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以及器官内部各个组织、细胞之间都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即使出现短暂的失衡状态如疾病等,人体也可以凭借强大的调节能力迅速恢复。而衰老则意味着,人体调节能力不断减弱,系统不稳定性增加。比如时常有人感慨,年轻时经过一个夏天晒黑的皮肤,到了冬天便会慢慢恢复至原有的肤色,但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恢复能力下降,被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后加深的肤色便再难以恢复至最初的模样,这正是皮肤衰老的体现。

 

  衰老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便已经启动。董梦秋认为,从死亡概率与年龄的关系来看,35岁以后人群死亡概率不断增加,可以说35岁的时候衰老便正式开始,但人体的生理机能在此之前已经开始下降。她表示,如果从人体器官来看,各个器官都有着不同的衰老时间。比如,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缓慢下降、皮肤25岁左右开始老化、男性30多岁开始脱发,无论男女40岁以后视力都开始显著下降,50多岁时听力则会明显下降。因此她也指出,不应以某个单一器官的衰老作为人体衰老的标志,“比如人体肌肉流失是衰老的重要标志,但肌肉还有可能通过加强锻炼而增强。”

 

  如果从微观层面来看,对衰老的判断则更为复杂。董梦秋表示,目前尚没有绝对准确的衰老标志物,即使是在衰老研究领域广为人知的以DNA甲基化水平来衡量衰老程度的方式也存在缺陷。“不同研究者对于具体哪些位点的DNA甲基化与衰老有关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所以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公认的衰老标志。”董梦秋说。

 

  为延缓衰老人类进行了各种尝试

 

  在电影《妈妈!》中,85岁高龄的母亲通过锻炼等一系列方式对抗衰老,努力让身体重新恢复活力。而现实中,人类对于延缓乃至逆转衰老的努力也从未停止。

 

  董梦秋团队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从现有研究来看,影响衰老进程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以及随机因素等。如果从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层面来看,改善饮食、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社会关系等都有助于延缓衰老进程。如有相关研究团队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在不引起营养不良的前提下,减少饮食摄入量30%,能够延长寿命约20%。此外,剑桥大学一项涵盖近1.5万人,平均时长达12.5年的跟踪随访调查数据显示,即便年轻时不怎么运动,中老年时期主动增加体力活动,也可以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

 

  除了众所周知的“管住嘴,迈开腿”,是否还有更直接的办法可以对衰老进程施加影响?事实上,就实验动物的研究结果而言,办法不仅有,还很多。

 

  如胰岛素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被证明能够调控多个物种的衰老,包括无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董梦秋此前一项以线虫为模型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胰岛素信号通路除了通过转录调节,还能够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修饰调节蛋白质合成来影响线虫寿命。除了对上述信号通路进行研究,找到能够影响衰老进程的关键基因,同样也是衰老研究的重点。去年初,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公布了一项历时6年多的研究,他们利用全基因组基因编辑筛选平台,锁定了一个影响衰老的关键基因KAT7。在自然衰老的动物模型上的研究证明,一旦使该基因失活即不表达,便可以使81%的小鼠寿命超过130周,大约相当于人类的80岁。而该基因未失活的小鼠,则只有27%能活过130周。

 

  而在今年初,英国巴布拉汉研究所科学家在学术期刊《电子生活》上更是撰文称,其开发出一种名为“成熟期瞬时重编程”的新方法,可在不丧失人类皮肤细胞特殊功能的情况下逆转“衰老时钟”,让皮肤细胞“返老还童”30年。该方法将细胞内与年龄变化的相关因素移除,让细胞暂时“失忆”,并在随后对其进行“重新编程”,再使其重新发育为崭新的皮肤细胞。但研究人员也坦承,目前其仍未完全弄清楚“瞬时重新编程”取得成功的背后机制。

 

  抗衰老研究大都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从古代王侯将相到如今普罗大众,人类对于延年益寿的追求从未停歇,也不断梦想着能够找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事实是,这样的“神药”目前并不存在。董梦秋提醒道,目前绝大多数抗衰老研究都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也尚未有合法批准的能够真正用于抵抗衰老的药物或疗法。

 

  以当下市场中某些噱头十足的干细胞抗衰老疗法为例,干细胞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且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因而在组织再生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也被宣传为是延缓衰老的有力武器。但团队科研人员提醒道,虽然干细胞疗法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人类疾病而言,还需要等待临床试验结果。干细胞治疗用于延缓衰老更是有许多问题。“衰老是机体在整体水平上的系统性变化,不是单一组织的变化,而干细胞目前还无法同时针对所有组织细胞发挥治疗或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董梦秋表示。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伟则从进化角度指出,虽然人类数千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但从基因层面上来看,人类的寿命上限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王伟认为,虽然人类在主观上希望能够延长寿命,但就生物进化规律来看,其结果并非一定如人所愿。他也认为,人类若想打破自身现有的寿命极限,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科学家在衰老研究上探索更多领域,积累更多知识。

 

来源:科技日报

 

 

 

储存新冠疫苗的超低温冷柜(《读卖新闻》)

 

  海外网10月11日电 据日本《读卖新闻》10月10日报道,日本多地近期都曝出储存新冠疫苗的超低温冷柜被闲置问题。至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部结束后如何处理冷柜,多个地方政府在调查中表示将废弃或希望国家回收。

 

  日本政府曾为各地配备保存新冠疫苗的冷柜共4503台。截至9月1日,全日本35个地方自治体中,有166台冷柜一年内未使用过,11个地方自治体中,有40台冷柜从未使用过,今后也没有使用计划。究其原因,《读卖新闻》表示,由于日本政府急于迅速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设想全体日本民众会同时接种疫苗,要求厂家增产冷柜,导致各地冷柜过剩闲置。

 

  至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部结束后冷柜如何处理,多个地方自治体表示“头疼”。日媒调查显示,将闲置冷柜“废弃”“返还政府”或“回收”等意见较多。日本政府对此表示,他们将冷柜回收后也没有其它用处,况且冷柜数量庞大,还需交由各自治体自行处理。(海外网/王珊宁 实习编译/范鑫)

 

来源:海外网

 

 

 
10月9日下午,越南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71例,同昨日相比减少300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10月9日下午,越南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71例,同昨日相比减少300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自疫情爆发以来,越南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11486414例,在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3位。

 

9日,新增治愈病例为149例,累计治愈病例10596336例,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的重症病例55例。

 

今日无新增死亡病例。累计死亡病例为43153例,致死率0.4%,在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6位。

 

8日,新冠疫苗接种量为2253剂次。截至目前,越南累计新冠疫苗接种量达260251341剂次。(完)

 
 
来源:越通社
 
 

 

大部分情况下,心脏病的发作会有一些症状表现。但也有一些时候,心梗发生得悄无声息。67岁的金老师(化名)就差点从“鬼门关”走了一圈......

 

没有任何表现的心梗

 

让他去“鬼门关”走了一遭

 

前不久,67岁的金老师(化名)前来杭师大附院体检中心体检。除了血脂有点高,他的体检结果看上去很乐观。唯有心电图的表现有些异常,让检查医生很是犹豫。

 

随后,这份心电图检查报告被送到了正在隔壁名医馆坐诊的杭师大附属医院院长张邢炜教授手里。一看到这张“品相不佳”的心电图检查报告单,张教授立即下了指示:立即把人喊回来做冠脉CT,收治入院,做好手术准备!

 

被医生一个电话喊回来的金老师虽然一头雾水,但也很耐心地接受了冠脉CT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其左前降支完全闭塞,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明确为急性心梗

 

张邢炜教授穿好铅衣,走进导管室,为金老师开通了闭塞的血管。

 

在一众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无疑是最“凶狠”的一种,它起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在最佳救治时间(120分钟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致死致残率极高。

 

大部分情况下,心脏病的发作是会有一些症状表现的。比如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会有胸口心前区闷痛,或是上腹部的“塞牢” 的痛感,也有些患者表现为左侧肩背放射性疼痛 ,疼痛甚至可以沿着左手臂内侧一直到小指或无名指。还有的患者表现为下排牙齿疼痛 ,或者下颌疼痛,脖子疼痛 等等。但也有一些时候,心梗发生得悄无声息。

 

术后,从“鬼门关”走了一圈的金老师连呼幸运:“我差点都见不到大家了!”

 

“这是一个非常不典型的急性心梗病例,能在体检中发现异常并确诊疾病进而及时治疗,非常罕见也非常难得。”张教授也感慨,金老师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多亏了心电图检查医师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蛛丝马迹,也因此得以及时明确病情并迅速且成功地开展救治。

 

预防心脏病

 

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

 

“心脏病的预防,第一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是控制危险因素的发展。第三是要及时就诊,对自己的心脏做评估。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缺乏运动、精神高度紧张,这些是心脏病最常见的可控因素。”张教授表示,危险因素越多、危险因素的程度越重,就容易得心脏病。

 

如果没有不良生活习惯也没有家族史,建议在40岁后做一次心脏评估筛查;如果父母有冠心病,尤其是父母很年轻就得了冠心病,那么子女的心脏病的几率也很高,要把心脏评估检查的年龄提前10年。

 

心脏评估检查主要包含三项检查:心脏超声、运动平板实验,以及心脏CT。这三项检查几乎涵盖了95%以上的心脏病。如果检查结果完全健康,同时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可以在5年以后再复查。当然,出现不适要立即就医。

 

出现不适要立即就医治疗

 

不建议擅自服用抗心绞痛药物

 

不少心血管病患者会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一旦胸闷胸痛不适,就给自己来一粒。然而,张教授并不建议大家自行服药自救。

 

“硝酸甘油这类抗心绞痛药物很容易掩盖症状,患者不适的时候服药,不适得以缓解,但仅仅只是平息了症状,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此外,硝酸甘油会降低血压,心梗患者服用后容易晕倒。

 

“出现心脏不舒服了,建议只有一条,立即就医,不要自己给自己看病。”张邢炜强调,如果是长时间的闷痛不适,最好立即拨打120。

 

四点提醒要记牢

 

这些伤心的事不要做

 

1

 

不熬夜、饮食有规律

 

饭后血液大量进入消化系统,心脏的供血量减少,加上餐后血黏度增加,心跳加快,容易导致心梗的发生。放任晚睡或睡眠习惯不良,等同是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种子。

 

2

 

情绪平和,少大喜大悲,少动怒

 

情绪一激动一上头,容易诱发心脏病。平常保持情绪平和,少大喜大悲,少动怒。

 

3

 

有基础疾病者做好自我管理

 

有基础疾病的人,要做好血压、血糖等指标的自我管理,尤其定时定量服药,不要随意减药。

 

4

 

一旦出现症状请立即就医

 

一旦有症状出现,特别是活动后有心前区(心脏部位)疼痛,甚至疼痛蔓延到左肩、咽喉下颌、牙齿、上腹部等,甚至左手臂内侧、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内侧疼痛等等的,不要心存侥幸,立即拨打120,把握最佳救治时间。

 

来源:杭州日报

 

 

 
据越南卫生部10月8日下午公布的信息,当天越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682例,康复病例近400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卫生部10月8日下午公布的信息,当天越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682例,康复病例近400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


自疫情爆发以来,越南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11486043例,在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3位。


5日,新增治愈病例为391例,累计治愈病例10596187例,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的重症病例70例。


 今日新增一例死亡病例。累计死亡病例为43153例,致死率0.4%,在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6位。


 7日,新冠疫苗接种量为2327剂次。截至目前,越南累计新冠疫苗接种量达260249088剂次。(完)
 
 
来源:越通社
 
 
 
据越南卫生部10月6日下午公布的信息,越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02例,康复病例437例,死亡病例1例。
 
 
 
越南医务人员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卫生部10月6日下午公布的信息,越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02例,康复病例437例,死亡病例1例。


自疫情爆发以来,越南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11485361例,在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3位。


10月7日,新增治愈病例437例,累计治愈病例为10595796例,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的重症病例为73例。


今日新增死亡病例1例。累计死亡病例为43152例,致死率0.4%,在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6位。


10月6日,新冠疫苗接种量为1781剂次。截至目前,越南累计新冠疫苗接种量达260246761剂次。(完)
 
 
来源:越通社
 
 

 

      当地时间10月6日,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在线记者会,对非洲大陆居民的精神健康状况,尤其是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危机进行了探讨,以提升人们对非洲自杀问题的关注。


  世卫组织表示,自杀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与自杀相关的风险因素当中,精神健康问题占据的比例达11%。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战争和气候危机都会对精神健康构成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项目管理部主任约瑟夫·卡保利称:“非洲有数百万人需要精神健康方面的护理,但是却无法获得相关的医疗服务。未能得到精神方面的治疗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例如自残、滥用药物甚至自杀。实际上,非洲大陆居民的自杀率居全球最高,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11人死于自杀,高出全球每10万人中9人死于自杀的平均水平。”

 

  在非洲大陆,政府投资不足成为提供精神健康医疗服务的最大挑战。世卫组织表示,平均而言,非洲国家政府在精神健康方面的人均投入不到50美分。尽管这比2017年人均10美分的水平有所提升,但仍远低于给低收入国家建议的人均2美元。世卫组织正在支持非洲各国加强精神健康服务,并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委员会第72届会议上设定了2030年目标,即所有非洲国家都将就精神健康问题制定一项政策或进行立法。(总台记者 白洁)

 

来源:央视网

 

 

 
迄今为止,柬埔寨已为1500多万人接种了至少第一针新冠疫苗,占1600万总人口的94%。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迄今为止,柬埔寨已为1500多万人接种了至少第一针新冠疫苗,占1600万总人口的94%。


洪森首相日前在金边万达大学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时宣布了这一消息。


洪森首相表示,政府严格的防疫措施以及高疫苗接种率帮助柬埔寨控制了新冠疫情,保护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当日,柬埔寨卫生部透露,在90.9%的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了新冠疫苗的背景下,自4月份以来,柬埔寨未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此外,约 63.6% 的人接种了第 3针,27% 的人接种了第 4针,而 5.4% 的人接种了第 5针。柬埔寨的疫苗接种计划使用Sinovac和Sinopharm的疫苗。(完)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