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 据媒体报道,4月12日,一位网友发视频称,她能用自己的脸解锁丈夫的手机,此事迅速引发关注,有网友评论称“两人是兄妹”,还有网友称“他们在手机中录入了两张脸”。对此,该网友的丈夫刘先生称,他的手机使用了近1年时间,期间只录入了他自己的面容ID。

  

别说两人为兄妹的说法只是一种调侃,即便真的是兄妹,乃至是长相神似的双胞胎,用一个人的脸部能够解锁另外一个人的手机,也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绝对不能只当做一个段子来看。近年来,人脸识别在现实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有人为此欢呼雀跃,争相尝鲜,认为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比如说一些单位门禁打卡,人往设备前一站就可以识别完毕,对员工来说大大提升了打卡的效率,对单位来说也避免了以前有人代替打卡的问题。

  

但也有人对此忧心忡忡,觉得这样的技术如果被滥用,将给公民的财产乃至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人脸作为一种生物信息,实际上也是人的一种隐私信息,如果这种生物信息被滥用,不仅仅是侵犯了个人隐私的问题,还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包括可能侵害当事人的财产,甚至是可能危及当事人以及家人的人身安全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人把家庭门禁系统设置为人脸识别开锁,如果有人偷取了主人的人脸信息,然后成功开锁,想想后果是不是很严重?

 

按照道理来说,每个人脸的面部特征,就像一个人的指纹一样,应该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人脸识别技术现实应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但是如新闻中这样,妻子用自己的脸解锁了丈夫的手机,却告诉我们,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可能还没有发达、先进到认定一张脸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程度,这也就为人脸识别可能引发各种风险埋下了隐患。

  

现在很多超市、商场以及个体商家,都引入了自动收银系统,其中通过人脸识别结账,就是这一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消费者只要在设备前一站,连密码都不用输入,就可以成功扣款。这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既然妻子可以解锁丈夫的手机,那么在结账时,会不会把长得很像的两个人弄混,购物的明明是甲,却扣了乙的钱呢?这实际上也是近年来一些人坚决反对人脸识别,甚至不惜和一些单位对簿公堂的原因所在。

  

要想避免隐患,一是继续推动技术的进步,让人脸识别更加精准、无误;二是加强人脸信息的保护,避免其被泄露、盗用等;三是作为公民个人,尽量避免移动支付过程中的“免密支付”,或者说尽量不使用人脸识别支付方式。

 

来源:新闻中心网